编码式远传水表在“一户一表”中的应用“九五”初期,建设部首次在小康住宅标准中提出了“三表出户”的要求, 到了 2005 年国家五部委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城市供水价格改革工作的通知》和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明确要求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实行一户一表,水表出户,抄表到户。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推行“一户一表”, 各地自来水公司在推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抄表量急剧上升,尤其是随着高层住宅在一些地区的逐步接收,抄表员必须一层层上楼(多层住宅可采取落地式安装) ,抄表难度和时间均大幅增加,抄表矛盾日益突出。 2 、无法保证“抄到表,抄准表”。( 1 )水表装在户内,抄表员必须进户抄表,不仅存在“扰民”问题,而且经常抄不到表; (2 )门禁系统或管道井(多为高层)被锁造成抄表不方便; ( 3 )人工抄表容易出现错抄情况; (4 )一些单位仍存在“人情表”和估表现象。 3 、很多水司抄表后需将数据导入收费系统后再发通知单,两步工作分开进行,效率不高。为解决以上实际问题, 带远传集抄功能的智能化水表应运而生。远传水表以改善了水表的抄读方法, 提高了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以及减少了对使用水表的用户的打扰和治安方面的忧虑等各种优点而受到各地水司的关注。一、远传水表的发展历程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内首次出现了“远传水表”的概念,在将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 远传水表经历了由初期的脉冲式水表到现在的直读式水表的转变。到目前为止, 基于光电传感方式和霍尔传感方式的两种脉冲传感方式因为本身耗电以及临界点误发信号难以克服等缺点已经基本上从抄表领域中淘汰出局了, 而基于干簧管的传感方式由于无法解决触点颤动多计数和感应不灵敏少计数等问题也纷纷淡出市场。直读式远传水表的概念在 2000 年之前就已经产生,到 2002 年以后逐步实际应用, 其中部分产品已经成为当前远传水表的主流, 编码式远传水表是其中的佼佼者。二、脉冲式远传水表存在的风险脉冲式远传水表是一种以机械式水表为计量基表, 配置干簧管或霍尔元件等发讯装置, 依据基表计数指针旋转向采集器传送计数脉冲式或开关信号的一种智能水表, 在前几年大面积使用后, 发现以下问题: (一) 脉冲累计形式易造成一二次仪表数据不同步由于原理的限制, 以此方法获取或传送的数据会由于各种形式的干扰或振动而引起错误脉冲、电源故障或者断线引起丢脉冲、管网水回流及临界点抖动引起多脉冲, 从而导致表的原始读数与传输回来的数据有偏差,造成数据不同步。换个角度来说, 也就是造成了远传抄收回来的数据与水表实际数据不符合, 这也是造成当前很多地方所安装的远传水表已经彻底“瘫痪”的根本原因, 使得水司在安装了该类远传水表后扔不得不派抄表工反复进行人工复抄, 使得远传水表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 并造成了人力、财力的极大浪费。(二) 二次计数系统受到接电条件和电池寿命限制脉冲式水表由于本身耗电的缺点, 受到接电条件、断电以及电费分摊等问题所制约。这是脉冲式水表的先天不足。由于必须接强电, 导致了脉冲式水表在部分无接电条件的地方无法推广, 而断、停电问题也会造成脉冲输出数据失准,也深深地困扰着广大水司用户。接强电带来的另一个致命的问题是雷击。由于远传水表之间有电缆连接, 因此雷击造成的危害无疑是非常大的, 往往一次雷击就造成整个远传系统的瘫痪。部分脉冲采集
编码式水表论文(吕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