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概论
第三章 生物与环境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通过不断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不断演化,达到动态平衡,形成相对稳定的统一整体,是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种群:一个生物物种在一定范围内所有个体的总和。
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中许多不同种的生物的总和称为群落。
返回
1. 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和某些能进行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它们能利用太阳能或化学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不仅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而且也养活着生态系统的其他生物。
2. 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的生物称为消费者,它们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来养活自己,只能靠吃其他生物来生活。这类生物也称异养生物。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所有动物都是消费者,根据其食性的不同分为:食草动、食肉动物和杂食动物。
寄生生物构成另一种重要的消费者:有的寄生物生活在它们寄主的体内,这种生物称为内寄生生物(如绦虫),另外还有依附在它们寄主的体外,称为外寄生生物如(虱)。
以碎屑为食物的生物被划为单独的一类消费者。(死的植物性物质,死的动物性物质以及粪便废弃物构成大量有机物称为碎屑)。
消费者的分级
初级消费者:以生产者为食;
第二消费者:以初级消费者为食;
第三消费者:以第二消费者为食;
第四消费者:
第五消费者:
3. 分解者:指各种具有分解能力的微生物,也属异养生物。它们的任务和生产者正好相反,他们把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还给无机环境,再重新供生产者利用。
4. 无生命物质:也称为非生物成分,是生态系统中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及活动场所,可分为:原料部分,主要是阳光、O2、CO2、H2O、无机盐及非生命的有机物;媒质部分,指水、土壤、空气等;基质,指岩石、砂、泥。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无生命物质,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一般都含有这四个组成部分,其中,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中的生产者和分解者是必不可少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都是通过这四部分来实现的。
:生态系统的形态结构反映生态系统的外部特征,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种群数量、种的空间配置(水平分布、垂直分布),种的时间变化(发育)等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形态结构。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建立起来的营养关系,构成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三、生态系统的结构
1. 食物链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基于食物关系而把多种生物连接起来,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锁链关系,称为食物链。按照消费者的获食特点,将食物链分为四类:
一是捕食性食物链,也称放牧式食物链:植物→小动物→大动物,后者可以捕食前者。
四、食物链和生态金字塔
生物与环境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