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渗出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探讨沈玲(山东省聊城市光明眼科医院耳鼻喉科,山东聊城 252000) 2008年5月第5卷第13期[摘要】目的:探讨渗出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与中西药联合治疗的效果,防止聋哑症发生。方法:选择临床已明确诊断为渗出性中耳炎的患者65例(65耳),采用纤维鼻内窥镜直视结合中药服用治疗的方法。结果:65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无效2例(%),有效23例(%),痊愈40例(%),%。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渗出性中耳炎简便,安全,疗效好,并发症少,可在临床推广。【关键词】渗出性中耳炎;中药;西药;纤维鼻内窥镜直视【中图分类号】R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5(a)一046—02 渗出性中耳炎是儿童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以中耳积液和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耳科病『11,近来其发病呈上升趋势. 目前的主要疗法是抗生素和局部使用减充血剂【2】,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渗出性中耳炎6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2005年7月~200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渗出性中耳炎患者共65例,其中,,年龄3~ ,病程12周~1年。已排除下列情况:有明确的吸人物致敏原史;有个人或家族过敏性疾病史;严重的鼻中隔偏曲者;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急性发作者。在治疗前均告知患儿或家属本研究的目的及过程,并取得家属同意。症状以耳闷、耳鸣、听力下降为主,平均气导损伤1525dB, 骨气导差15~25dB。纯音测听:本组45例呈轻度传导性耳聋,20例呈混合型耳聋。声阻抗测试:40例呈B型鼓室图,25 例呈C型,声反射均消失。 :①揉抓耳朵或头面部,睡觉时摇头转颈,睡不安稳,易惊醒或哭闹不宁,不时尖叫。②鼓膜呈不同程度的充血,以鼓膜环部及松弛部为著;部分鼓膜完整但内陷,光维缩短、中断、移位、散淡或消失,较少鼓膜穿孔, 有时鼓膜浑浊,透明度下降,急性者可见鼓室积液征阳性。③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测试显示低频损失为主。 ,头后仰20。,先用1%地卡因、1%呋嘛液彻底表面麻醉鼻腔及鼻咽部黏膜,纤维内窥镜由下鼻道进入至鼻咽腔,看清耳咽管咽口后,将耳咽管导管置入耳咽管咽口内并固定,再将事先在耳咽管导管中的肾盂造影管向内插送 ~,抽吸鼓室内积液,然后自管内注入气体,使鼓膜膨出,咽鼓管置管留置10min,最后,边退管边注入少许地塞米松、呋嘛液、~。每周扩张注药治疗1次,直至恢复通畅、积液消失为止。同时所有患者配合中医治疗,中药方剂:柴胡6g,苍耳子10g、白芷3g、辛夷 3g、茯苓6g、泽泻5g、菖蒲5g、白术6g、生地6g、佩兰5g、石斛6g、杏仁6g、甘草3g。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 3~4次服用,7d为1个疗程,服药2个疗程。 :耳堵、耳鸣症状消失,听力提高至正常;纯音测听检测骨气导差在10dB以内;声阻抗检查鼓室压力图为A型曲线,~。镫骨肌反射引出。有效:耳堵、耳鸣症状减轻,听力有提高;纯音测听检测气导较治疗前提高 10~15dB,但未达到正常,声阻抗检查鼓室压力图为As型曲线,峰值较正常偏低。
渗出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