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王芳玲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文章第三自然段:感悟德
国的民族风情特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通过自主探讨、合作交流的方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含义深刻的句子。
3、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意境,培养对德国奇丽的风
景、奇特的民族风情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文中德国的景色、风情“奇”在哪里,联系实际理解
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联系实际理解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 25 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师:齐读课题。注意谁的花是让谁看的,再读。作者是?
二、浏览课文,找感叹句
1、作者季羡林先生在德国呆了整整十年,德国的花、德国的人都给
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时隔几十年之后季羡林再次回到德国,
对德国的种种发出了无限的感叹。 “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
族!”板书: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2、师:当作者重新踏上德国这片土地,看到德国依旧没有改变的美
丽景色,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学生读句子)
哪个词语让你感受到作者发出很深的感叹?(多么)抓住这个词语,
我们再来读。
三、品读课文,体会意境
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奇丽景色”的相关句子。
师:在作者眼中, 德国有着像诗一样奇丽的风景。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找出文中描写景色奇丽的句子, 用横线画记下来。 并在句子旁边写下
你的感受。
2、学生自主学习、交流。
师:谁找到了文中描写景色奇丽的句子,请你说。
3、学生汇报。
1)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2)师:同学们,哪一个词语让你感受到花的艳,花的美?(姹紫嫣红)
3)抓住关键词品读
师:你来描述下姹紫嫣红是怎样的景象?有哪些颜色?真美啊, 我们来看看。请你来美美地读一读这个词语,全班来。
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花的多?(花团锦簇、花的海洋、应接不暇)你来描述下花团锦簇是怎样的景象?噢,我们来看看。哇,每一朵都
紧紧挨在一起,真多真美啊。读一读。全班来。
看到 “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这两个词语,你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景象?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触摸到了什么?多美的景色,请你来读读这美丽迷人的景色。
4)指导读
师:(评读)谁来评评他读的怎样?
预设一:他读的很好,很有感情。师:吸取他的优点,你来读一读。预设二:读的不好。师:不好在哪里?应该怎样读?你来读一读。师:同学们,让我们静静地走进德国的大街小巷,一起去观赏那奇丽的花景。(音乐配上德国花景的图片,师有感情说:现在的我们沐浴在花的海洋里,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