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为民心——丹阳办事处开展民生工作纪实今年以来, 市开发区丹阳办事处围绕“助老、助困、助残、助学、助急”目标, 把关爱弱势群体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切入点, 扎实做好弱势群体社会救助工作, 倾力打造温暖“避风港”, 为低保户、五保老人、大病患者、贫困家庭、贫困大学生、孤儿、留守儿童等城区特殊人群、弱势群体撑起一片民生“艳阳天”,切实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比在家住着还好嘞” 11 月 21 日上午,记者来到丹阳办事处敬老院,一进入院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处现代化的健身器材, 几位老人正在健身器材上有说有笑地聊着天, 活动着筋骨。无论是走廊里还是老人居住的房间内, 都被工作人员打扫的干干净净, 到处都是整洁、明亮的。据工作人员介绍, 他们每天早晨都会将走廊和房间打扫一遍。“俺在这里住着不孬, 比在家住还好嘞,比家里面干净。吃的也好,啥都不用俺操心。”刚从外边锻炼身体回来的曹大娘,今年已经 80 岁高龄了, 家在芦庄社区, 她和老伴儿在这里住了半年了。在采访中, 敬老院的老人们表示,他们都很满意现在的生活。近年来,丹阳办事处高度重视民生工作,一直把建一流敬老院作为一项爱心工程来抓,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老有所养, 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档次配套、高标准服务的原则,把丹阳中心敬老院建设作为“十大民生工程”之一。敬老院内医务室、娱乐室、浴室、多功能厅、健身场所等一应俱全。房间配有适应老年人的硬板席梦思或木板床、电视机,并装有呼叫器。冬季有集中供暖设备, 夏季室内有电风扇或空调, 卫生洗浴场所等。在医疗防治上, 敬老院为每一位老人都建立了健康档案, 做到小病不出院, 大病进医院, 并且费用全包。敬老院还经常组织一些有益健康的活动, 邀请社区老年协会到敬老院表演节目, 丰富老人们的晚年精神文化生活,让老人们真正“老有所乐”。“将来我要回报社会”桑贤鲁今年 26 岁,家住丹阳办事处桑屯社区。 2012 年8 月他感觉身体不适,被医院确诊为尿毒症,这个结果犹如晴天霹雳般出现在他和亲人的面前。这个家庭真是祸不单行,今年正月 29 日,他的母亲不幸去世,全家仅仅靠父亲打工挣的 900 块钱来维持生活。今年 10 月 30 日, 丹阳办事处民政办的工作人员来到桑屯社区,将 6000 元救助款送到桑贤鲁手中,并为他办理了低保,同时为他申请了大病救助。今年 6月3日, 一位年迈的老人将外孙朱素君写的一封感谢信送到丹阳民政办, 以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原来, 朱素君就读于菏泽市实验中学, 学习成绩优异, 是一名孤儿, 由姥姥、姥爷抚养。随着时间的推移, 两位老人年事已高且体弱多病, 家庭生活非常困难。民政办和社区干部入户走访调查时, 了解到这一情况, 鉴于他家的实际困难, 将他们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并把孤儿生活补贴,由去年的每人每月 600 元提高到 720 元。朱素君在感谢信中写到: “我虽然失去了母爱、父爱,但是我没有失去社会的关爱,没有失去你们对我的呵护…………我一定要努力学习, 成为有用之才, 将来我要回报社会, 回报所有关心和帮助我的人。”点点滴滴为民心, 丝丝缕缕关爱情, 关键时刻施援手, 筑起惠民“避风港”。以上只是丹阳办事处民政办开展社会救助的缩影,这些救助如一缕缕春风,滋润着所有被救助人的心田, 使他们重新扬起了生命的风帆。不让一名大学
点点滴滴为民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