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预应力房屋结构施工中的一些问题探究.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预应力房屋结构施工中的一些问题探究
预应力房屋结构施工中的一些问题探究
摘要:本文主要就预应力房屋结构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在框架梁中施加部分预应力的一种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这种结构体系具有跨度大、内柱少、工艺布置灵活、结构性能好等优点,已广泛被应用。
关键词:预应力; 房屋结构;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预应力房屋结构施工,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房屋的质量,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施工单位必须认真严肃的从实际工程出发,对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制定最符合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方案。
一、部分预应力现浇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1、预应力筋孔道布置。预应力筋孔道直径,宜比钢丝束或钢绞线束的外径大9>5—10 mm,且孔道面积不应小于预应力筋净面积的 2 倍。预应力筋孔道的最小净距,应大于粗骨料最大直径的 4/3;对于曲线筋孔道,竖直方向净距不应小于孔径 d;当使用插入式振动器穿过孔道振捣时,水平方向净距不应小于 11>.5d。预应力筋保护层的最小厚度(从孔壁算起):综合国内外资料及工程实践,对梁底取 50 mm,对梁侧取 40 mm。曲线孔道的曲率半径,对钢丝束,不宜小于 4 m。折线孔道的弯折处,宜采用圆弧线过渡,其曲率半径可适当减小。对双跨梁,灌浆管设置在中支座顶面处,可兼作泌水管用。此外,灌浆口也可设置在锚具,从一头灌浆。
2、钢筋构造施工措施。①在框架梁的预应力筋弯折处,应加密箍筋或沿弯折处内侧设置钢筋网片,以加强预应力筋弯折区段的混凝土。②框架梁的宽度不大于 350 mm 时,可不设四肢箍,以免与预应力筋孔道相碰。③框架梁的截面高度范围内有集中荷载作用时,应在该处设置附加箍筋,不宜采用吊筋,以免将预应力筋孔道挤弯。
3、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施工工艺。①模板的安装与拆除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的特点是跨度大、自重大、层高也大,并考虑到预应力筋张拉前,楼板与次梁的荷载可能会传给框架梁,因此预应力框架梁支模时,支架的承载力应经过验算,以保证安全。对底层框架梁的支撑,必须做好地基处理,防止不均匀沉陷。预应力框架梁底模板的起拱值较小,仅为全跨长度的 ‰~‰,预应力框架梁的侧模板和楼板模板,应在预应力筋张拉前全部拆除。框架梁底模板及支撑应在预应力筋张拉结束、孔道灌浆强度达到 15mpa 之后,方可拆除。②混凝土浇筑框架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动器不得触及波纹管,以免损坏波纹管而引起漏浆,堵塞孔道。同时,在梁端锚固区因钢筋密集,宜用小直径振动棒振捣密实,以免张拉时预埋钢板凹陷而引起质量事故。为了防止波纹管漏浆而引起孔道堵塞,在混凝土浇筑后应立即用通孔器通孔或用高压水冲孔。如在混凝土浇筑前先穿预应力束,也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及时来回拉动预应力束,以防止漏浆引起预应力束与波纹管黏结,保证孔道畅通。预应力框架梁一般应连续浇筑完毕,不留施工缝。在梁端处柱的施工缝位置应根据预应力筋锚固区局部承压的要求确定,必要时其施工缝位置应高出梁面 200- 300 mm。
二、整体预应力板柱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1、主体结构的安装顺序与施工原理。安装顺序:杯形基础杯底超平粉底,以控制安装标高→柱安装、校正和固定→在柱上装设支撑楼板的临时托架→楼板和边梁的安装

预应力房屋结构施工中的一些问题探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katfwsx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