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国古代学前教育史和我国近代学前教育教育史讲义.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1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二)古代帝王宫廷学前儿童教育机构:孺子室与宫邸学
1、孺子室
西周统治者十分注重宫廷婴儿教育。为了把太子和世子教育和培养成为皇室的接班人、继承人,西周统治者于公元前11世纪,在王宫内和各诸侯国的宫廷内,创设了“孺子室”。
它是专为周王的太子和各诸侯国的国君的世子而设立的早期教养机构。
我国古代学前教育史和我国近代学前教育教育史
2021/1/25
1
许慎《说文解字》云:“孺,乳子也,一曰输也。输,尚小也。”
《礼记·内则》:“异为孺子室于宫中,择于诸母与可者,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其次为慈母,其次为保母,皆居子室。他人无事不往。”
我国古代学前教育史和我国近代学前教育教育史
2021/1/25
2
可以看出,当时的“孺子室”专收太子、世子,其出生后不久送入此室,相当于宫廷内的育婴院。
对教养员、保育员的要求清楚,职责分明。
我国古代学前教育史和我国近代学前教育教育史
2021/1/25
3
教养、保育人员分为四种:
第一种是教师,主要职责是“教以善道”,即教给太子、世子为善的道理;
第二种是慈母,主要职责是“审其欲恶”,即了解太子、世子的嗜好,并给予正确的诱导;
我国古代学前教育史和我国近代学前教育教育史
2021/1/25
4
第三种是保母,主要职责是“安其寝处”,即管理太子、世子的起居饮食,使其安逸、舒适;
第四种是奶妈,从“士”的妻子和大夫的妾当中选取,主要职责是给太子、世子喂奶。
“教师”、“慈母”、“保母”和“乳母”,被称为“孺子室”的“四贤” 。
我国古代学前教育史和我国近代学前教育教育史
2021/1/25
5
由此,有人认为西周王宫及其各诸侯国宫廷中所设“孺子室”为“婴幼儿教育机构的雏形”。
既有“孺子室”这种施教的专门场所,还专设分工明细的三母”(师、慈母、保母)和“四贤”(三母外另设乳母),教养工作循序渐进。另外从《礼记·内则》“子能食食,教以右手”一段文字,可以看出其施教内容与近现代体、德、智的保教内容暗合。
但缺乏近代学前教育的平民性。
我国古代学前教育史和我国近代学前教育教育史
2021/1/25
6
2、宫邸(邸第)学
邓太后名邓绥(81~121年),为汉和帝皇后。邓太后自幼随兄破蒙于家塾,“六岁能史书”。15岁受选人宫,被立为贵人,师事班昭,深研经史,兼通天文历算。22岁被立为皇后。25岁和帝病逝后,临朝摄政,倡扬儒学,发展教育,尤重宫廷贵胄教育。
我国古代学前教育史和我国近代学前教育教育史
2021/1/25
7
安帝元初六年(公元119年),她创办了宫廷幼教机构——“邸第”。“诏征‥‥‥王子男女年五岁以上四十余人,又邓氏近亲子孙三十余人,并为开邸第,教学经书,躬亲监试。尚幼者,使置师保。”
我国古代学前教育史和我国近代学前教育教育史
2021/1/25
8
邓太后创办“邸第”这个宫廷幼稚教育机构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为了矫正时弊,褒扬圣道,使皇室子弟掌握安邦治民之术;
二是针对当时皇室子弟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学无术,“不识臧否”,易招“祸
败”的通病,组织皇室子弟“习研术学”,学习真实本领,防止“人亡国倾”。
我国古代学前教育史和我国近代学前教育教育史
2021/1/25
9
邓太后创办的邸第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有明确的办学目的,有很强的针对性。
二是设置“师保”,挑选优秀教师担任教学工作。
三是严格管理,热情关怀。邓太后“躬亲监试”,“朝夕入宫,抚循诏导”,既严格管理,又“恩爱甚渥”,把严管与“恩爱”结合起来。
以上可见,孺子室与宫邸学尽管区别家庭教育,具有教育机构的一般特点。但便显出明显的特权性,一般贵族子弟和广大贫寒的农民子女,被拒之门外,远不具备近代教育机构的“公共性”。
我国古代学前教育史和我国近代学前教育教育史
2021/1/25
10

我国古代学前教育史和我国近代学前教育教育史讲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业精于勤
  • 文件大小153 KB
  • 时间2021-01-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