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技术工程实训实习汇报
一、工程材料基础知识
一 工程材料
1、工程材料按其性能可分为结构材料和功效材料。前者通常以力学性能为主,兼有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能。以后者是以特殊物理化学性能为主的功效材料。工程上通常按化学分类法对工程材料进行分类,可分为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
2、组成合金的结构形式有固溶体、金属化合物、机械混合物三种。刚和铁的基础组成元素是铁和碳,统称为铁碳合金,%为铁,%为钢。
3、何为碳素钢、合金钢和铸铁?分别说明其特点?
%和含有少许硅、锰、硫、磷等杂质元素所组成的铁碳合金,简称碳钢;合金钢是在碳钢的基础上加入其它金属 如硅、锰、铬、镍等 元素的铁碳合金;%的铁碳合金。
碳素钢价格低廉,工艺性好,广发应用和机械制造中;合金钢按加入合金元素的不一样,含有不一样的性能 高耐磨性、耐蚀性、耐低温、高磁性等 ,按用途可分为结构钢、特殊性能钢;铸铁按其碳的存在形态可分为灰口铸铁和百口铸铁。
4、常见的非金属材料有哪几类?各有何性能特点?
常见的非金属材料有种:工程塑料、复合材料、工业橡胶、工业陶瓷等。
工程塑料含有密度小、耐腐蚀、耐磨减模型好、良好的绝缘性能和成型性等优点,另外还有强度硬度较低、耐热性差、易老化和儒变等缺点;
复合材料含有较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很好的疲惫强度、耐蚀、耐热、耐磨、减震的特点;
工业陶瓷:高硬度、高耐磨、高弹性模量、高抗压强度、高熔点、耐高温、耐腐蚀、脆性大等特点;
合成橡胶:耐热、耐磨、耐老化;耐寒;耐臭氧
二 材料处理技术
1、热处理工艺关键是经过控制加热、保温、冷却,从而改变材料的表面或内部组织结构,最终达成改进工件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的目标。常见的热处理方法有:退火、正火、回火、淬火、调质。
2、说明一下热处理工艺的关键目标:
退火:降低硬度,改进切削加工性能;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降低变形和裂纹倾向细化晶粒,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点。
回火:消除工件淬火产生的残余应力,预防变形和开裂,调整性能取得工艺所求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稳定组织和尺寸,确保精度。
淬火:提升试件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
表面淬火:经过快速加热对表面处理,取得硬度高耐磨的表面层,内部组织仍保持原来的塑性和韧性。
3、更具下图给定的钢的加热、保温、冷却情况,指出她们各自的热处理工艺。
1 退火
2 正火
3 淬火
4 回火
4、解释
1 调质处理:淬火加高温回火结合的热处理。
2 化学热处理:把材料放入一定的介质内加热,介质中的原子扩散到材料表面。
5、一下工件分别采取森么最终热处理工艺?
重在齿轮 40Cr :淬火、高温回火、调质;
弹簧 60Si2Mn :淬火、中温回火;
锉刀 T12 :淬火、低温回火。
6、什么是转化膜处理?钢的氧化处理是怎样进行的?其关键目标是什么?
转化膜处理是将工件浸入一些溶液中,在一定条件下使其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提升工件防腐蚀的能力;钢的氧化处理是:将钢件在空气—水蒸气或化学药品中加热到合适温度,使其表面形成蓝色的氧化膜。这种工艺又叫作发蓝处理。关键目标是:提升氧化膜的防腐蚀能力和润滑性能。
二、材料成型加工
一 金属铸造成形
1、用方块图表示铸造生产过程。
2、型砂的组成原料:原砂、粘结剂、附加物、水。其中常见的附加物有锯末、煤粉、淀粉。
3、砂型铸造中,型砂关键应具有透气性、耐火性、退让性、强度、可塑性五方面的性能要求。
4、区分下列名词术语。
1 分型面:两个相邻铸型的结合面;
分模面:为了适应分模造型时便于取模而将一个模面分开的切面。
2 模型:铸造成形过程中使用的模具
铸型:通常由上型、下型、型芯、浇注系统等几部分组成,浇注时容纳液态金属,冷去后形成铸件。
5、略
6、
7、右面铸件在不一样生产批量时各应采取什么造型方法?
1 单件、小批采取 手工造型;
2 成批、大量采取 机器造型。
8、
9、写出铸件的分类缺点:
1 孔眼类缺点:气孔、针孔、缩孔、缩松、疏松等;
2 裂纹类缺点:热裂、冷裂、冷隔等;
3 表面类缺点:夹砂、结疤、粘砂等。
10、特种铸造是指:除砂型铸造外的其它铸造方法,详细有熔模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离心铸造等铸造方法。
二 金属塑性成形
1、金属塑性成形方法是指:金
2021年制造技术工程实训实习汇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