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任县职教中心
邢少坤
棉花地下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1、小地老虎
了
图4-49黄地老虎成虫
黄地老虎幼虫
n168
形态特征
(1)卵:馒头形,、高约
,具纵横隆线。初产乳白色,渐变黄色,
孵化前卵一顶端具黑点
(2)幼虫:圆筒形,老熟幼虫体长37-50mm、
宽5-6mm。头部褐色,具黑褐色不规则网纹;体
灰褐至暗褐色,体表粗糙、布大小不一而彼此分
离的颗粒,背线、亚背线及气门线均黑褐色;前
胸背板暗褐色,黄褐色臀板上具两条明显的深褐
色纵带;胸足与腹足黄褐色
(3)蛹:体长18-24mm、宽6-,
赤褐有光。口器与翅芽末端相齐,均伸达
第4腹节后缘。腹部第4-7节背面前缘中央
深褐色,且有粗大的刻点,两侧的细小刻
点延伸至气门附近,第5-7节腹面前缘也
有细小刻点;腹末端具短臀棘1对。
4)成虫
体长17-23mm、翅展40-54mm。头、胸部背面暗褐色
足褐色,前足胫、跗节外缘灰褐色,中后足各节末端有灰
褐色环纹。前翅褐色,前缘区黑褐色,外缘以内多暗褐色
基线浅褐色,黑色波浪形内横线双线,黑色环纹内有一圆
灰斑,肾状纹黑色具黑边、其外中部有一楔形黑纹伸至外
横线,中横线暗褐色波浪形,双线波浪形外横线褐色,不
规则锯齿形亚外缘线灰色、其内缘在中脉间有三个尖齿,
亚外缘线与外横线间在各脉上有小黑点,外缘线黑色,外
横线与亚外缘线间淡褐色,亚外缘线以外黑褐色。后翅灰
白色,纵脉及缘线褐色,腹部背面灰色。成虫对黑光灯及
糖醋酒等趋性较强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除草灭虫。杂草是地老虎产卵的场所,也是幼虫向作
物转移为害的桥
因此,春耕前进行精耕细作,或在初
幼虫期铲除杂草,可消灭部分虫、卵。
物理防治
诱杀成虫。结合黏虫用糖、醋、酒诱杀液或甘薯
胡萝卜等发酵液诱杀成虫
2、诱捕幼虫。用泡桐叶或莴苣叶诱捕幼虫,于每日
如巢爱现有断凿,拨开附近的王块,进行捅杀。
化学防治
对不同龄期的幼虫,应采用不同的施药方法。幼虫3
龄前用喷雾,喷粉或撒毒土进行防治;3龄后,田间出现
断苗,可用毒饵或毒草诱杀
棉铃虫
中国衣资人论坛
棉花虫害的发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