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利凤鸣七下课外古诗复习2.ppt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七下课后
古诗复习
花都区邝维煜纪念中学 利凤鸣

2011年中考试题回顾: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诗中“幽篁”“长啸”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2分)
(2)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幽篁指的是清幽的竹林。
长啸是长长的口哨。
全诗抒发了诗人宁静(淡泊、闲适)的心情。诗人“独坐”在幽深的竹林,沉浸“琴”声中,“明月”与他为伴,没有尘世间的烦扰,宁静、淡泊。(心情2分,结合诗句1分,分析1分)
卷P1(2)

明确:
广州市中考诗歌鉴赏考点主要考察内容理解(词语含义,情景描述)、思想感情分析。
分值一般都是5到6分,范围包括课内讲读诗词和课外古诗词背诵。

目标定向:
读懂诗词,能初步鉴赏诗词作品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初步评价诗词作品中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古诗鉴赏的基本答题方法①:
1、鉴赏诗词的形象。
(1)诗人形象:抓人物的动作、神态和心理。(人物描写+人物形象)
(2)景物形象:抓景物画面,概括意向的氛围特点,分析情景交融。(意象+感情)

“双袖龙钟泪不干”,诗人流泪并沾湿双袖,运用了神态和动作描写,夸张而真实地写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首诗写了四处场景: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飞向檐、云出窗里,生动描绘了山居环境的幽静和有趣的生活,表现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情。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家家雨”,表现了江南多雨的气候特征,营造了一种烟雨迷蒙悠闲清静的诗境;“处处蛙”,写农村景象,生机盎然。隐约写出诗人待客的悠然而略显孤寂的心情。
“闲敲棋子落灯花”虽是诗人一个小小的动作,却是一处精彩的细节描写,貌似闲暇,实则反映诗人当时待客的略显孤寂、候客不至心情烦躁不安。
约客 南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卷P4(2)

古诗鉴赏的基本答题方法②:
2、鉴赏诗词的语言。
常见考点:品味关键词语、句子和语言风格。
答题格式:
(1)词语赏析:字的含义加情感表达;
(2)名句赏析:内容理解+情感表达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解析:“折柳”这首曲子的寓意是表达依依惜别和怀念友人之情。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发作者的思乡之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请问“折柳”的寓意是什么?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暗”字恰当地写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暗”“飞”二字,主要是说笛声暗送,送给外来做客的人,以动其离愁别绪。
“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卷P2(2)

利凤鸣七下课外古诗复习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q93485240
  • 文件大小391 KB
  • 时间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