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班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的方案
东简中学 林丽权
《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新课标的理论概括与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让我们在班级管理方面受到了启发,也让我们在苦苦寻找新思路和新方法的过程中,看到了新的曙光。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教师主导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促进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品质的发展。那么,小组合作的积极因素,除了可以用于学习方面之外,是否也能应用于班级管理过程呢? 设想:通过建立小组合作竞争机制,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来建设班集体,发挥他们自我管理的积极作用,比较起被动的死管狠压而言,应当会更有利。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过多强调班主任的“管”,但忽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而通过小组合作这种模式,正好可以让学生自己来管理班级。这无疑是令人倍感鼓舞的。总结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得失,并借鉴其他班级管理的有益经验,我们在构建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方面准备作初步探索和实践。我班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 :
一、小组的组建。
(1)组长的选举。首先确定组数。如:我班级有70人,以十人为一组刚好组建七个小组,即可选出七个组长。组长的选举采取竞选的方式。学生发表演讲,说出自己如何去做一个合格的组长,如何带领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共同提高各方面能力。最后以投票选举的方式选出大家心中的好组长。七个组长构建班级的常务班委,设置为:班长、副班长、团支部、学习部长、纪律部长、卫生部长、文体部长。
(2)组员的挑选。先将全班同学按照学均分一致为分配原则,则每组九个成员中含有上、中、下三个层次的同学各三人。这样组长在双方自愿的条件下,根据选择的原则和自己的需要,从同学当中再选出九名组员。附带要说明一点:在选择之前,班主任须向组长说明选组员时,要做全面考虑,最好要找到各方面的人才,因为以后会开展各项活动,这都与自己小组的成绩相关联,不能只顾着挑自己玩得好的同学。通过组长的认真考虑和挑选,学生基本上都能各得其所。如出现极个别人员调配的矛盾,班主任可帮助协调处理。
(3)值周班长、值周组长的的挑选。由七个小组各推出一个人,最后由全班同学投票选出值周班长,常务班干部监督值周班长的工作。值周组长由本小组成员投票选举产生的组长,常务组长要监督好值周组长的工作,如此即可选出相应的七个值周组长了。
(4)组内选出科代表,负责检查各科的作业、学案完成的情况等等,让每个人都有事情做。
2、讨论制定班级小组管理考核制度。
由各个已经组建好的小组共同讨论小组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其竞争机制,提出小组全面考核的相关细则及积分方案,交常务班委讨论通过,并形成完整的书面文字材料,由班主任组织学生集体学习并张贴在教室。可以从学习效果,课堂纪律,作业完成,卫生保洁和打扫,文明礼仪,穿着仪容仪表,体育锻炼,宿舍管理,荣誉嘉奖等方面着手制定了相关的积分细则,并讨论通过了每周一小评,每月一大评的考核制度。每周的各组考核分数,直接决定本组的周次位置安排,按积分的高低依次选择本组想坐的座位。(小组整体一起动,教室分成了七个位置组块)并规定每组中由学习成绩在上游的
二(2)班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的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