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金融学院课程教案模版》(2010版)
课程名称: 银行会计
课程代码:
开课系(部): 会计系
授课教师:岳龙、许崴、万静芳、方天亮
使用学期: 第6学期
使用班级: 本科班
广东金融学院教务处制
一、课程简介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授课对象:本科层次会计学、金融学专业
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
使用教材:岳龙,《银行会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参考教材:吕德勇、韩俊梅,《商业银行会计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
于希文、王晓枫,《金融会计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
曾晓玲、方萍,《金融企业财务会计》,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
二、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
“银行会计”是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本科)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金融企业会计工作的内容以及核算、监督、检查、分析等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金融企业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和各项业务处理方法。
学习“银行会计”课程应注意与各先行课程内容的联系,学生应该系统掌握“会计学原理”、“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深入钻研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正确传授知识;要加强调查研究、博览群书,把国内外最新科学成就和银行改革实践经验引入教学内容,把讲授、案例、作业、,增强直观性和启发性,以巩固和提高教学效果;要通过运用多媒体课、面授辅导、作业等教学手段,要求使学生能够具备从事金融企业会计工作的具体核算、组织管理以及运用会计手段从事金融经营和金融监督工作的能力。
本课程在要求掌握金融企业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核算方法的基础上,还包括金融企业各项具体业务如存贷款业务、支付结算业务、联行往来业务、金融企业往来业务等的核算手续、特点和方法及金融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等。
第 1次课 2学时
本次课教学重点:
要求掌握商业银行会计的概念、性质和特点;熟练掌握银行会计要素的构成内容;了解银行会计的主要任务和组织常识,理解银行会计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要求。
本次课教学难点:
银行会计的概念及要素
本次课教学内容:
商业银行会计的意义和特点
商业银行会计的意义
商业银行会计的作用
商业银行会计的特点
第二节商业银行会计基本假设、基础及信息质量要求
商业银行会计基本假设
商业银行会计核算的基础
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第三节商业银行会计要素
商业银行会计要素的构成内容
商业银行会计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
商业银行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第四节商业银行会计的任务及其组织
商业银行会计的任务
商业银行会计工作的组织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解决等):
1、采用课堂讲授方法,以传授式方法为主。
2、辅助手段为多媒体投影。
3、时间分配上:需要2学时。前10分钟回顾会计原理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银行业务特点引入本次课授课内容,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最后10分钟对本章知识点进行小结。
4、重点突出“银行会计的概念及要素”等内容。组织学生对发生在客户和银行之间的几笔不同性质业务分别以客户和银行为会计主体,进行分析和比较,启发学生换位思考,并从中把握会计要素的特征。
作业布置:
一、填空题
,是对商业银行的活动,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的核算和,并进行分行预测,参与经营决策的一种活动。
;是商业银行整个经营活动的工作。
: 、负债、、收入、费用和六项。
二、单选题
,目前一般采取( )会计主体制度。
2.( )假设,是为明确划分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空间范围提出的。
( )。
、半年度
、半年度、季度 、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 )条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表明某商业银行( );客户支取现金时,表明商业银行( )。
,负债减少 ,资产减少
,为客户转存到客户存款户内,表明某商业银行
( );客户以存款归还贷款时,表明( )。
B
《广东金融学院课程教案模版》(2010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