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庐山的导游词
庐山不但风景秀丽,而且文化内涵深厚,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对于这么一个充满文化色彩的景点,大家是否很期待呢?下面是xxxx整理的三篇,期望大家喜爱。
庐山导游词(一)
各位好友,大家好!
在没有开始之前,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有哪位好友能记得苏东坡的那首诗《题西林壁》呢?有谁记得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可能说名字大家不熟悉,但内容,我相信大家全部知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一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可能大家全部是从这两首诗中才知道庐山的,而且,“庐山真面目”已经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习常用语了。那么,庐山的真面目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从我下面的介绍中可能能让大家略知一二。
庐山在江西省的北部,屹立于长江的南岸、鄱阳湖的西北,南接星子县,北邻九江市。庐山虽非五岳之列,却有“庐岳”之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封)。自古就有“磅礴五百里,奇秀甲东南”的赞誉。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她的《庐山草堂记》中赞之为“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庐山的山体呈长椭圆形,从高空鸟瞰,好像一个肾脏,山势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倾斜,长约20公里,宽约16公里,总面积约为300平方公里。庐山由99座山峰组成,最高峰为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是怎样形成的呢?(秦始皇赶山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这一地域是汪洋一片,大约在六千万年以前,经历了一场“燕山运动”的造山运动,逐步形成了现在的大致模样,又在200万年前,经历了第四纪冰川。简单的说,就是地壳运动,褶皱隆起,断裂上升而成,地质史上称之为“地垒式断块山”。
庐山属于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宜人,可能大家全部知道这么一个尝试:地势每升高1000米,温度降低6度左右,而庐山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于是形成了庐山春迟,夏短,秋早,冬长的特点。,,历史上最高温度为32度,最低温度为16度,在炎热的夏季,庐山相对于山脚下的九江,南昌,南京武汉等多个火炉城市来说,是一片热海中的清凉岛屿。所以,庐山是有名的避暑胜地。经常有客人问:“庐山的房间里有没有空调呀?”其实庐山顶上是不用空调的,用空调反倒是一个浪费和污染。因为庐山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大空调和大氧吧。只有冬天才有暖气,为了预防近几年,伴随宾馆档次的提升,部分四星级的宾馆也安装了空调。
庐山是平地突起,山中的地形相对来说比较封闭,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庐山常年处于云雾缭绕之中,庐山的烟云雾雨是庐山最美的景色之一。她有的时候丝丝缕缕,有的时候象薄纱朦朦胧胧,更多的时候是全方位而来,让人措手不及,分不清东西南北,所以苏东坡才会发出“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感叹,另外,庐山还有一个特殊的气候现象,有时山顶艳阳高照,云雾在山腰翻滚,而山脚下却雷声阵阵,风雨交加。明代理学家王阳明(王守仁)就因为这种现象写了一首诗“昨夜月明峰顶宿,隐隐雷声在山麓,晓来却问山下人,风雨三更卷茅屋。”庐山年平都有雾日为192天,最多年份为221天,最少的年份也有158天。因此在山中,假如恰巧碰到一场大雾而看不清四面风景的时候,千万不要遗憾,这正是庐山的一大特色嘛。
庐山瀑布有很多以“龙”字为名,如“卧龙潭”、“神龙潭
2021年有关庐山的导游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