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才女—— 蔡文姬
班级:综合文二班
学号:**********
姓名:
1
2020/2/22
目录
·蔡琰作品
·蔡琰其人
·《悲愤诗》
· 轶事典故
·人物纪念
·我的总结
2
2020/2/22
自古才女多舛命
—— 蔡文姬
3
2
蔡琰其人
蔡文姬(174年 -239年)名琰,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东汉末年陈留圉(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精于天文数理,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
4
2
文姬一生三嫁,命运坎坷
◆ 伊大宗之令女,禀神惠之自然;
◆ 在华年之二八,披邓林之矅鲜。
◆ 明六列之尚致,服女史之语言;
◆ 参过庭之明训,才朗悟而通云。
◆ 当三春之嘉月,时将归于所天;
◆ 曳丹罗之轻裳,戴金翠之华钿。
◆ 羡荣跟之所茂,哀寒霜之已繁;
◆ 岂偕老之可期,庶尽欢于余年。
5
2
文姬归汉
建安中,随着曹操军事力量的不断强大,吕布、袁绍等割据势力的被逐步削平,中国北方遂趋于统一。在这一历史条件下,曹操出于对故人蔡邕的怜惜与怀念,“痛其无
嗣”,乃遣使者以金璧将蔡文姬从匈奴赎回国中,重嫁给陈留人董祀,便让她整理蔡邕所遗书籍四百余篇,为中国文化的传播作出了贡献。这就是历史上所谓“文姬归汉”的故事。
6
2
音乐
书法
蔡琰作品
文学
蔡琰归汉后作有《悲愤诗》两首,一首为五言体,一首为骚体。 其中五言的那首侧重于“感伤乱离”,是一首以情纬事的叙事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文人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叙事诗。
《胡笳十八拍》是中国古乐府琴曲歌辞,是一首由十八首歌曲组合的声乐套曲。
蔡文姬才气英英。读《胡笳吟》,可令惊蓬坐振,沙砾自飞,真是激烈人怀抱。”
蔡琰的父亲蔡邕是一位大书法家,创造了八分字体。蔡琰本人对书法也很擅长,韩愈曾说:“中郎(蔡邕)有女能传业。”蔡琰曾在曹操的要求下默写古籍,说自己不管是真书还是草书都可以写。
7
2
悲愤诗其一
◆ 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
◆ 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
◆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
◆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 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
◆ 平上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
◆ 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
◆ 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 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
◆ 还顾邈冥冥,肝胆为烂腐。
◆ 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
◆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
◆ 失意几徵间,辄言弊降虏。
◆ 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 岂敢惜性命,不堪其詈骂。
◆ 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
◆ 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 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
8
2020/2/22
悲愤诗其二
◆ 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 ◆ 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 ◆ 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 ◆ 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
◆ 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
◆ 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 ◆ 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 ◆ 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 ◆ 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 ◆ 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 ◆ 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
◆ 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
◆ 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
◆ 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
◆ 我尚未成年,奈何不顾思。
◆ 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
◆ 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
◆ 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
◆ 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
9
2020/2/22
轶事典故
默写古籍
蔡琰为丈夫董祀求情时,天气非常寒冷,曹操见蔡琰没有穿鞋又披散着头发,于是赠给蔡琰头巾鞋子袜子。蔡琰的父亲蔡邕家里曾经收藏了什么多古书,曹操问蔡琰:“听说你家原来有很多古籍,现在还能想起来吗?”蔡琰说:“当初父亲留给我的书籍有四千余卷,但因为战乱流离失所,保存下来的很少,现在我能记下的,只有四百余篇。”曹操说:“我派十个人陪夫人写下来,可以吗?”蔡琰说:“男女授受不亲,给我纸笔,我一个人写给你就是。”于是蔡琰将自己所记下的古籍内容写下来送给曹操,没有一点错误。
10
2020/2/22
才女—蔡文姬--优秀(课堂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