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子的教育思想
素衣
纲要
一、老子其人
·二、老子的教育思想
()教育且的
教育内容
教育原则和方法
三、老子教育思想浅评
老子是谁?谁是老子?
相传有三人:一为李耳
二为老莱子,三为周太史
老
儋
般学者认为老子即老聃,菜变
春秋末期
司乌迁《史‖4
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
里人。姓李氏,名耳,字
聃。周守藏室之吏也
“生命的存在”者,“道”
的化身。
大名人访老子
孔子问礼
据当地百姓相传孔子城顶山书院时,曾到摘山下
问礼于宓子.“孔子问礼处”百姓今保留完好安丘市量庄出
上的汉慧中有乩子环晁老子图”訫画出孔子率弟子拜的场面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不多動乎其天以聖以天
如言而虚猶地百人萬地
守數愈而橐之姓不物不
中窮出不迭間為仁為仁
屈
芻狗
芻
沉默中的《道德经》
司马迁描述说: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
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
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
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道德经》,这本仅五千字的小书,只留下
有形的文字,没有留下无形无名的“道”。
道”,依然沉默在道中,沉默在宇宙中
老子默默无闻地走了,走向旷野,回归到道
体之中。
()教育目的
教育总目标:“道”。认识、追求、实现
“道”,以“道”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道”的本质特征:“无为”。
所希望培养的人:认识、追求、实现“道”
的人。“无为
无事”、“无欲”的
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
静,而民自正;我无欲,而民自朴
“无为”的反面是“人为”。批评当时儒家
的教育是“人为”的教育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
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贞臣
(教育内容
不争
即不争个人名利
不争的具体内容:“不自见”、“不自
是”、“不自伐
不自矜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
之所恶,故几于道。”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
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老子的教育思想-PPT(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