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叙事类诗词分析.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述事以寄情
——叙事类诗词鉴赏
年份
考点
13年《秦中吟歌舞》
(唐 白居易)
名句补写
对比艺术
15年《赠弹琵琶者》
(元 张伯淳)
诗句补写
描写角度
16年《北来人二首》
(宋 刘克庄)
赏析句子
叙事特色
17年《采地黄者》
(白居易)
概括内容
叙述特色和对比手法
17温一模《南陵别儿童入京》
(李白)
概括内容
抒情手法
浙江省2013年——2017年古代叙事类诗歌鉴赏
叙事诗
场 景
情 节
抒情手法
叙述角度
叙述顺序
表现手法
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
寓情于事
借物抒情
寓情于景
借典抒情
抒情性
主题
关注现实
情与爱
民本思想
英明政治
人道期待
盛世渴望
第一人称
第二人称
第三人称
以小见大
对 比
铺 陈
【2017温州一模考题】
南陵别儿童入京 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后六句叙写 。这对于后人了解李白生平与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2分)
?请结合诗句,试作赏析。(6分)
答题规范:
1、分点作答
2、关键词(术语)+简析
3、构建知识框架
【答案】 离家入京(离家入秦、出门远游)
20.借事抒情(寓情于事,通过场景描写来抒情)。开头描绘丰收景象,衬托出归家时兴高采烈的情绪。中间摄取了呼童、痛饮、高歌、舞剑等几个特写镜头,渲染兴奋、欢快、愉悦之情;并通过儿女嬉笑牵衣,侧面烘托诗人快乐喜悦的心情。
借用典故(咏史抒怀)。诗人以朱买臣自比自许(或“把那些目光短浅、轻视自己才能的世俗小人比作‘会稽愚妇’”),自以为西去长安就可以像朱买臣一样风云际会、青云直上,实现远大抱负。其自慰自信、满怀希望之情溢于言表。
直抒胸臆。末两句激情洋溢,喷薄而出,极具感染力。”仰天大笑“,可以想见其踌躇满志、慷慨得意的神态;”岂是蓬蒿人“,显示了自傲自负、高昂乐观、坚信未来的心理。诗人急切求用、渴望功业(积极进取、豪迈奔放)的形象跃然纸上。
*
(2017·浙江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
采地黄者 白居易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凌晨荷插去,薄暮不盈筐。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1)本诗前八句叙写 ,后六句叙写 ,反映了中唐时期悲惨的社会现实。(2分)
(2)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作赏析。(6分)
*
(2017·浙江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
采地黄者 白居易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凌晨荷插去,薄暮不盈筐。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叙述:以采地黄者的口吻叙述,虽无一字怨语,读来却愈觉辛酸。以时间顺序来叙述事情发展过程,层层深入,脉络分明,给人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从头到尾都是客观叙述。诗人寓情于事,貌似不动声色却渗透自己的爱憎之情。
对比:朱门与农家、白面郎与采地黄者、肥马食地黄与采地黄者饥肠无食等对比,揭露了贫富差距。着重突出“人不如马”,加强了对比效果,揭露深刻,批判的锋芒更加犀利。

叙事类诗词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ongxinado
  • 文件大小459 KB
  • 时间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