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地方标准
《地理标志产品 汉中大米》编制说明
(汉中市大米产业协会)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及内容
根据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陕质监标发[2016] 7号文件《关于下达2016年第一批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批准汉中市大米协会制定《地理标志产品 汉中大米》(以下称《地标汉中大米》) 陕西省地方标准,项目编号SDBXM12-2016。
(二)起草单位、协作单位:
起草单位:汉中市大米产业协会
协作单位: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汉中市农产品质检中心
(三)主要起草人
《地标汉中大米》编制由汉中市大米产业协会研究员罗纪石总负责。
《地标汉中大米》主要起草人:罗纪石、党俊华、葛红心、李厚华、张文明、李文生、周 凯、张万春、张春辉、熊茂林、王宝军、莫 丹、蒙天竣等。
二、编制《地标汉中大米》的必要性和意义
汉中水稻种植历史长达7000年之久,有灿烂的古代种稻文明史。西汉箫何筑堰,三国孔明屯垦,皆以种稻储谷武备。汉中是我国籼型水稻种植的北缘地带,是全国品质最优的籼稻产区之一,是陕西省水稻最集中产区。汉中大米作为地方优势产业,在保障当地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汉中大米”米粒细长均匀、色泽清白、晶莹剔透、光滑油润、气味香纯。汉中大米品质优良,久负盛名,极具地方特色,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畅销川、渝、鄂等地。2015年11月汉中大米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农业部2314号公告),证书编号AGI01779。
制定《地标汉中大米》陕西省地方标准可进一步规范汉中大米生产、经营者的行为,对加强产品质量安全、强化行业自律,规范、引领产业发展,提高服务效能将有重要作用。
编制《地标汉中大米》地方标准对整合汉中大米品牌,集中力量打造汉中大米知名品牌,争做中国最优籼米品牌,提高汉中大米产品的信誉度和竞争力,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将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对汉中大米标准化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主要起草过程
汉中市大米产业协会高度重视《地标产品汉中大米》的编制工作,省计划下达后及时会同汉中市农科所等协作单位就标准的编制事宜进行了协商,组建了《地标汉中大米》起草编写组,制定了工作计划。
2015年5月19日,编写组召开了工作会议,明确了标准起草的工作要求,就标准的基本框架及内容进行了充分讨论,对工作组成员分工、工作进度和要求作了具体安排。
2016年6—8月编写组人员查阅有关资料,走访有关企业,开始起草标准有关内容。
2016年9月初形成《地标汉中大米》初稿;9月6日向省、市调研组汇报工作进展情况;9月底基本形成《地标汉中大米》征求意见稿初稿。
2016年10月10 日编写组召开了标准统稿会,审阅《地标汉中大米》征求意见稿的标准格式、表达方式、主要内容等,依据《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进行规范。对《地标汉中大米》征求意见稿初稿进行多次修改,形成正式的征求意见稿。
2016年10 月31 日项目组向省内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汉中市及各县(区)质监、大米企业等发放征求意见表,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项目组对所反馈意见认真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对标准文本进行修改完善。
本标准经反复修改后,又向有关水稻栽培、植保等方面的专家征求意见,并根据专
地理标志产品 汉中大米(编制说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