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定义为:个体认识到他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社会认同是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 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观念。与利益联系相比, 注重归属感的社会认同更加具有稳定性。
特点:社会性
可塑造性
可共存性
*
社会认同和群体认同
*
相关观点:
埃里克森认为一个成熟的心理认同的渐进发展是以人所属的团体为条件的,团体的传统价值对一个人的成长意义重大。
米勒指出认同的本质不但是“心理”的,它也包含“群体”的概念,是一项“自我的延伸,是将自我视为一个群体的一部分”这是认同的核心。
帕森斯认为认同是通过相连贯的组织内有关个体的信息来维持个体的连续性的。
汉斯摩尔认为认同分为个人层次和社会层次,在个人层次方面认同是一个人在混沌环境中所占据的稳固方位。个人能够据之对外在环境做出积极的防御。在社会层次方面,认同是一个基本的及普遍拥有的信仰、模范及价值之综合,它能抵抗外在事物对本身环境与成员的威胁及维续自身。
英国心理学家贝特 汉莱密认为“认同由三个层次展开,即从群体认同经过社会认同到自我认同”。
英国学者戴维 莫利认为“差异构成了认同”,认同涉及排斥和包涵。
英国学者麦克盖根认为“认同是一种集体现象,而绝不仅是个别现象。它最频繁地被从民族主义的方面考虑,指那些身处民族国家疆域之中的人们被认为共同拥有的特征”
*
社会认同和群体认同
*
社会认同的表现:
:是指人们对社会的传动观念和道德习俗等的基本原则有趋于一致的倾向。
例如,中华民族历代传承的习俗、美德等。“感动中国”中的道德楷模。
:是指以个人认为工作不仅出于谋生的需要还出于一个人价值实现的需要。
例如廉洁奉公,忠于职守。
:是指人们在社会中必须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扮演不同的角色,各种角色都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标准。一个人如果赞同社会对某种角色的行为标准并按照这个行文标准行事,就是角色认同。
例如,一个女性在不同的时间空间按母亲、妻子、职员的社会行为标准去做不同的事。
*
社会认同和群体认同
*
认同学习
定义:指通过学习确立起对社会规范的认同心理,包括对规范必要性的认知、对规范所能体现者的崇拜仰慕情感以及行为趋同倾向。
典型类型:偶像认同。
偶像认同即模仿学习,也称造型学习。是指观察行为模式然后做出与行为模式相同或相似行为的过程。
*
社会认同和群体认同
*
社会认同的认知过程
、认同和比较。社会身份不是一个固定的个人特质。人们在某特定处境中会将自己归类到某个社会类别,这主要受三种因素影响。
。
有些社会类别完全没有重叠,例如小孩和老人。
有些类比有部分重叠,例如上海市民和共产党员。
有些类别具有上下关系,上层类别涵盖从属类别,例如中国公民和上海市民。
此外,人们也可以主观的建构社会类别间的关系。
*
社会认同和群体认同
*
社会认同的动机
提高自尊
降低无常感或提高认知安全感
满足归属感与个性的需要
寻找存在的意义,舒缓对死亡的恐惧。
*
社会认同和群体认同
*
社会认同的作用:
这个原理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揭示榜样和他人示范的巨大影响力。
比如:帮助一个人克服对某种事物的恐惧。研究者们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挑选了一些幼儿园里怕狗的小孩 ,让他们每天花20分钟观看一个小男孩高兴地与狗玩耍。结果这一观察使怕狗的儿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仅仅4天之后,67%的儿童就已经愿意爬进有狗的围栏了,而且当其他人离开之后仍然呆在那里,亲热地拨弄、抚摸那条狗。然后,一个月后当研究者再次测验这些小孩们对狗的恐惧程度时,发现孩子们之前所取得的进步(不再怕狗)并没有消失。之后有了一个更重要的发现:要降低小孩对狗的恐惧程度,不一定要让他们看另一个小孩与狗玩耍的真实场面,电影中的类似片段同样可以起到效果,而且效果最显著的往往是那些有很多个小孩与狗玩耍嬉戏的电影片段——当其他的很多人有同样的偏好和行为选择时,社会认同的效应会更明显。所以那些怕狗的孩子可以让他看看一些关于动物的温情电影,相信这种恐惧感会逐渐消失。
同样的方法,可以应用到去消除人的其他负面心理。
比如孤僻,经常地观看一些欢乐的集体活动的现实场面或电影片段。从这里你可以同样联想到国内的电影审查制度和提倡主旋律电影,其意义便在于示范和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
社会认同和群体认同
*
负面影响也同样存在。
比如好的电影可以对人产生好的引导作用,但同时一些暴力电影之
2021年度社会认同和群体认同讲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