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重视对赏识教育重视对赏识教育.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重视对赏识教育重视对赏识教育

  重视赏识教育增强中职学生的自信心
  涟源市工贸职中专刘月香
  摘要:职业学校的学生有严重的自卑心理,比普高学生更需要被人赏识。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需要老师从“学会欣赏”开始,但赏识教育并不排斥批评。把赏识和批评结合起来,能让赏识教育更富有成效。赏识教育让基础较差的中职生重新得到“行”的滋润,让她们重新找回信心。只要她们在成长中觉醒了,巨大的潜能就会像火山爆发一样排山倒海、势不可挡。
  关键词:赏识教育中职生信心自卑
  二十四年来,本人深耕在职教讲坛,深深知道中等职业学校是职业教育的一个主要层次,其教育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含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含有主要意义。然而,现在社会上所存在的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家长、学生对职业教育的不认同,中职教育的地位低下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职学生的自信心,造成中职学生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认为中职学生比一般高中学生低一等,因此自己看不起自己,给自己的学习和班主任老师对她们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的障碍。而自信心是学生成长和成才不可缺乏的主要品质。有自信的学生,才能充足发挥内在潜能,才能取得学习、事业、生活上的成功。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谁拥有自信,谁就成功了二分之一。”帮助中职生克服自卑心理,重树自信心,将有利于她们振奋精神,昂扬斗志,激发追求成功的欲望。因此,提升中职学生的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就显得尤其主要。笔者认为,而要提升中职学生的自信心,须结合赏识教育,才能促进她们健康成长。
  一、中职学生自信心丧失的原因
  入校前不被人认可而丧失前行的航向。现在我们的社会和家长仍把升入大学作为衡量一个人有没有出息的唯一标准,到职业学校学习成了低人一等、被迫而为的一件事情,自信心丧失。她们大家是抱着混日子的心态跨入职校的大门的,因为没有自信,她们没有努力的方向,对学习也是应付了事,甚至会自暴自弃。
  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低,有一定的排斥、逆反心理
  中职学生大多是因为中考成绩不佳或被提前招生,不能被普高录用,退而求次读职业学校,所以往往是非完全自愿的或是被家长所决定的无奈选择,这种中考失利的挫折感和选择学校的被动和无奈,使得她们对就读的职业学校缺乏信任感和认可度,加之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目标等认识不足,使她们产生一定的排斥、逆反心理。详细表现在心态不稳定,不能快速适应并立即融入学校学习生活,或茫然而无所适从,或欲另辟蹊径,寻求她途。同时她们对管理方法也不适应,初中时从早到晚全部有老师教导和管理,而职业学校,强调学生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学习生活没有计划,感觉无所事事。对教学内容不适应,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老师的讲课方法和初中相比全部有很大的不一样,内容多,难度大,实践操作课多。学生如不能立即调整适应,必定造成自信心下降。笔者任教的这么些年里,接触到有学生上课迟到、旷课、逃学、翻墙外出上网等不良现象,或在初入校报到后一段时间情绪不能稳定而欲退学的情况。
  就业困难,对前途迷茫。伴随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和发展,人才市场的竞争越来越剧烈,很多用人单位把中职生拒之门外,给中职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冲击;另外,因为身边的部分大、中专毕业生全部无法顺利就业,中职生更为自己的未来担忧。
  二、重树中职生自信心的最可取的方法便是赏识教育
  1、赏识教育的理念
  美国心理学家有句名言:“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所谓赏识就是充足肯定学生,经过心理暗示,不停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但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停进取的动力。因此,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个激励。詹姆斯还发觉,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她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主要,任何学生全部需要不停的激励。
  把赏识提升为一个新的教育理念则源自于一位伟大的父亲——周弘。她利用传统教育中赏识的巨大能量,把女儿周婷婷由一个自卑自怜、令人同情的聋哑孩子培养成为中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周弘曾说,所谓“赏识教育”,无非就是要看得起自己的孩子,从生命的角度来看待孩子,激发孩子对生命的热爱和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全部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重视孩子的优点和优点,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赏识教育有益于保护孩子成长的天赋,激发孩子内心的潜

2021年重视对赏识教育重视对赏识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业精于勤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21-02-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