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产学研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探析.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摘要: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仅凭高校现有的教育资源远不能满足研究生培养所需要的科研教学条件。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要求人才培养需以市场为导向。通过联合实现优势资源共享,解决教学资源短缺的瓶颈,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要条件;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了指导作用,高校在合作中需探索出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将研究生培养与科研、市场结合,提高培养质量,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模式;联合培养;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结合始于美国,使美国的大学与产业界建立起多种形式的联系和合作关系,推动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进程,从而使美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闻名世界的科技园——“硅谷”就是产学研结合的成功典范之一。在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起步较晚,1992年才开始启动。近些年来,产学研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已形成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多种模式。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出现很多弊端,单一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用师生比例扩大的研究生教育,尤其是交叉学科的研究生的培养。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是研究生培养模式新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多样性要求。
一、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前提
(一)资源依赖理论
产学研结合是科技与经济合作的表现形式。资源依赖理论原侧重于解释联盟组织的形成,这一理论包含三个核心:一是组织是由内外部共同构成的一个综合体;二是环境中包含对组织生存有价值、但稀缺的资源;三是组织的目标是获取资源,减少对他人的依赖,提高他人对自己的依赖。不论是企业还是高校抑或是科研机构,单个组织则很难获取所需要的资源,通过联盟获得以前无法获得的资源,可以联合开发出新的资源,也使得产学研合作变得更有必要。
(二)自身发展需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企业对技术的需求追根究底是对人才的需求。企业为研究生提供科研实践基地,提供给研究生实践操作的机会,同时协助高校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调整学科专业。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单位也在不断为企业输送高技术、高素质人才,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已经从单一的科研学术型转变为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等不同类型的研究生。科研机构一般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课题研究,涉及的领域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公益性,科研技术要求相当高。科研机构能够为企业提供配套的实验室与科研人员,减少企业项目研发的成本压力。产学研合作实现优势资源共享;推动了经济发展;提高科研效率;深化了研究生教育改革。
(三)政策环境
中央、地方相关部门积极地推动产学研结合,制定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管理规定。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下达201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教发[2010]1号)第四点中明确指出
“继续推进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试点工。按照《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暂行办法》(教研[2009]5号)的要求,大力创新研究生教育体制和机制,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校所合作、联合培养模式,促进高校与科研院所科教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双方资源,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在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方面争取新的突破。
”教育部《关于加强研究生创新计划区域合作的意见》(教研司[2006]10号)、教育部《高等学校和

产学研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探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314042****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