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特点文化.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文化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文化
:马克思认为是出于人类生活的实际需要,即衣服的实用性。
:首先出现保护下体的“衣”,另一原因则出于生殖崇拜。
一 服饰的起源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文化

“服饰”一词分解为“衣服”、“服装”和“装饰”。
① “衣服”:最大的实用价值是冬季防寒,夏季防烈日暴晒,虫蛇叮咬,风雨袭击个荆棘划破皮肉等。由群婚向对偶婚过渡时,有了出于羞耻感的遮羞需要和功用。
② “装饰”:分为三种,一种是佩戴或悬挂在身上的装饰品,即首饰,如项链、戒指、耳环、簪子等。另一种是化妆型,如涂脂抹粉,梳束不同的发型发式,或在面部或身上绘以图案。第三种是毁饰,如凿齿拔牙,纹身纹面,裹脚束腰等,以摧毁和强力方式,改变身体某些部位的自然状态,达到装饰目的。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文化
①原始人:使用骨针或骨锥缝制兽皮→新石器时代:出现了石和陶制的纺轮开始使用植物纤维来纺线和织成布帛→布帛成为主要衣料
②特例:黄书璥《台湾使槎录・番境补遗》载,高山族通常加工楮树皮为裙,有时“染五色狗毛,杂树皮为之”。赫哲族直到50年前,还有棰鱼皮缝制成衣的。
③样式:一块完整的兽皮披在肩背部,或围系于下身→兽皮中央穿一个洞,或者在一边切割出一个凹口,套在脖子上或披系于肩,这就是最早的“套头衫”和披风斗篷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文化
原材料的演变(麻布)
传说:伏羲氏养蚕织绵;神农氏“教民桑麻以为布帛”
远古、秦汉时期主要纺织材料:
• 葛
• 大麻(汉麻)
• 苎麻(中国草)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文化
周代蚕桑和丝织得到长足发展,东周时期已有
足踏织机。
汉代丝织成就辉煌
丝织衣料总称“缯帛”,可细分为缟、素、纨、锦、罗、纱、绢等近20种。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大量丝织品
素纱襌衣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文化
唐代丝织技术进一步提高,发明双面锦织造法
应是天台山上明亮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
——白居易《缭绫》
宋元时期创造了织金工艺,锦缎中用金配色,图案富有鲜明的立体感
明清丝织工艺精美绝伦
杭州、嘉兴、湖州等地以丝织品闻名天下
民间刺绣工艺也得到空前发展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文化


织金锦衣
织金锦残片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文化
1. 棉花的传入:
西汉以后从非洲和印度传入
2. 南宋时期江南地区的棉纺织
业已较为普及
3. 宋末元初棉纺织业与丝织业同步发展
4. 元代中期棉纺工具有重大改进
A. 搅车代替铁锭,4尺绳弦大弓代替小
 竹弓,生产效率成倍增长
B. 发明了水力带动的水转大纺车
C. 纺织专家脱颖而出如上海松江的黄道婆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文化
黄道婆教人纺织
黄道婆纪念邮票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文化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特点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anshenglu2
  • 文件大小12.88 MB
  • 时间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