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体看来目前对柑橘果黑点病防效最理想的杀菌剂为代森锰锌类农药, 主要代表品种有太盛、大生、必得利等;可杀得、多宁等铜制剂防效稍差, 且铜制剂有诱发锈螨的现象不宜频繁使用;福连悬浮剂效果较差,而多菌灵、噻唑锌悬浮剂的防效最差, 不能满足防治要求。另外在试验中发现多菌灵与代森锰锌类农药交替使用的防效也不稳定。因此目前只能用代森锰锌类农药连续防治才能有效控制柑橘黑点病为害, 由于代森锰锌类保护性杀菌剂在使用几十年来没有发现抗药性问题, 其农药残留问题也不严重,因此可以用来防治柑橘黑点病。 2. 柑橘果实黑点病防治适期是谢花开始到幼果期( 一般在 5 月上旬至 7 月下旬)的 100d 内,( 春芽萌发期、谢花 2/3 和幼果期) ,8 月份以后喷药防治柑橘果实黑点病几乎没有效果。在防治适期内每间隔 20d 喷药一次,连喷 5 次才能获得理想防效。 3. 赤霉素和细胞激动素减少柑橘生理落果作用显著, 但防止采前落果无效,而 2, 4-D 能有效地减少柑橘采前落果. 4. IAA 促进细胞伸长体现于两方面, 一方面 IAA 促进胞内蛋白质的合成, 另一方面 IAA 可使细胞壁变得疏松, 从而实现细胞伸长。 IAA 与质膜上的受体结合, 通过三磷酸肌醇(IP3) 使内质网中的 Ca2+ 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 增加了细胞质基质中的 Ca2+ 水平, 从而使蛋白质磷酸化作用而促进蛋白激酶的活性, 使不活化的蛋白质因子活化且与 IAA 结合成复合物进入细胞核, 形成特殊的 mRNA, 促进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 此过程中 IP3 和 Ca2+ 分别充当了 IAA 调节过程中的第二信使和第三信使。与此同时, 内质网释放的 Ca2+ 也可以进入液泡, 而液泡向外排出 H+,H+ 被运输到细胞壁, 使细胞壁中的纤维素交叉联结点处的氢键断裂, 从而使细胞壁松弛, 可塑性增加。最终在细胞吸水膨胀的同时, 因细胞内蛋白质也增加, 细胞体积随之增大。 GA 没有使细胞壁酸化、松弛功能, 使细胞体积伸长的作用机理与 IAA 有明显不同。 GA 可增加细胞壁伸展性是通过提高了木葡聚糖内转糖基酶(
柑橘文献读后记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