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第三框防患于未然一、内容及分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认清犯罪危害、加强自我防范。认清犯罪危害指的是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的危害。加强自我防范指的是我们要自觉依法自律, 加强道德观念修养, 从小事做起, 预防违法犯罪。其核心是加强自我防范。理解它关键就是要讲清违法犯罪产生的原因。学生以前学《走进法律》和《法不可违》,本节课的内容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是本课的关键内容。教学的重点是分析犯罪的危害, 说明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二、目标及分析 1. 目标定位: 了解犯罪的危害, 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2 .目标分析:了解犯罪的危害,就是指了解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的危害。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就是指不良行为会发展成严重不良行为, 进而发展为违法乃至犯罪行为。三、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犯点小错误,不会违法犯罪”。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由于学生易受环境影响,想表现自己, 又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 极易产生某些不良行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用事实来说明: 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我们要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四、教学设计过程问题一、犯罪有什么危害?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人的行为是受思想观念支配的,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淡薄, 就会追求低级趣味, 难免犯违反纪律的错误, 发展下去就可能违法,甚至犯罪。师生活动: 例 1. 请学生阅读教材 P97 的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①一个好学生为什么会走上犯罪道路? ②他有过知耻的心理,为什么还是滑向了犯罪的深渊? ③中学生陈某由一个好学生走上犯罪道路,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变式练习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观原因有哪些? 问题二:犯罪有什么危害?
七年级政治感受法律的尊严6.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