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咏怀古迹(其三)陈晴-课件(PPT·精·选).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咏怀古迹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分别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背景:作于大历元年( 766 年)的秋天, 是杜甫在夔州和自夔州赴江陵途中陆续写成的。 4、主旨:借古人古迹抒发自己的怀抱和感慨。初读诗作解诗意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首联:点明昭君村所在的位置和环境。颔联:概括昭君悲惨的一生。颈联:揭示昭君悲剧的根源: 汉元帝不辨美丑。尾联:点明昭君的怨恨,揭示全诗主题。再读诗作赏诗艺 1、明人胡震亨在《杜诗通》中说: “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即这样气象雄浑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合适, 用在昭君村上是不合适、不协调的。你同意吗? 请结合全诗说明理由。点拨: 赴——突出三峡一带的山势雄奇生动(拟人)。作用——抬高昭君,借高山大川的雄奇生动、惊天动地侧面烘托昭君的不凡。再读诗作赏诗艺 2、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述昭君的悲剧命运的?请结合诗句赏析。点拨: 对比:去——留生——死反衬:昭君命运之悲惨三读诗作悟诗义 1、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汉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后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点拨: 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待历史,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明确: 民族观念的局限; 思乡不得归(远嫁他乡,身死异国); 习俗不同; 昭君之怨(美不得宠,去国之恨)。三读诗作悟诗义 2、清人李子德说: “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 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那么他的初衷和意图到底是什么呢? 点拨: 借昭君的悲剧命运寄寓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感形象类比——怨恨恃貌进宫未获宠花容不展怀才入朝不得用壮志未酬去国之恨恨缕缕羁旅之愁愁纷纷借古抒怀悲剧命运身世家国布置作业一、背诵并默写全诗。二、搜集有关写昭君的诗作,并将其与本文进行对比阅读。

咏怀古迹(其三)陈晴-课件(PPT·精·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doc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