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指标研究.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指标研究
摘要:强降雨天很容易产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情况,基于此,文章从强降雨产生的地质灾害影响及灾害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得到了降雨与地质灾害发生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对强降雨下地质灾害发生气象预警工作带来一定帮助。
关键词:强降雨;地质灾害;指标
在众多自然灾害中,地质灾害作为常见的一种,物理过程十分复杂。在地质结构复杂、植被生长环境恶劣的西部区域,地质灾害时常发生,在众多地质灾害中,破坏性较强的、较为常见的地质灾害为泥石流与滑坡。其中由于降雨原因导致的滑坡称为降雨型滑坡,这种滑坡危险性大且具有较强的突发性,常常导致集体掩埋,为了进一步降低灾害损失,有必要做好提前预警工作,及时转移灾害。
1强降雨引发地质灾害情况分析
(1)降雨作为引发地质灾害的原因之一,其灾害情况与降雨分布存在密切关联。拿广西来说,其主要降雨月份集中在5~9月,这段时间暴雨与大暴雨频发,日降雨量有时可达250mm。因此,一到雨季,很容易引发地质灾害发生。就空间上而言,降雨集中或者暴雨区域容易引发地质灾害,特别是暴雨地区。(2)地质灾害类型有很多,例如泥石流、滑坡、地裂缝及地面塌陷等,在强降雨下引发的地质灾害多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其中滑坡的发生多和降雨相关,尤其是在连续多天降雨条件下,究其原因主要为:①因雨水渗进坡残积物中,使得土壤中松散层重量逐渐增加,进而导致坡残积物逐渐下滑进而产生了滑坡情况;②降雨时段,雨水变成地下水使得岩体层逐渐软化,从而使得岩体结构强度下将最终产生滑坡。特别是对于一些碳酸盐层较多的岩层,在陡峭山体及强降雨的影响下,岩体很容易崩塌,特别是当山体坡角超过40°时,更容易产生山体崩塌情况;强降雨作为引发泥石流的主要原因,在岩溶石多的山区泥石流发生的情况较多,在岩溶石少的区域,也有泥石流发生,但强度与频率相对较小。(3)由强降雨导致的地质灾害常具有点面广、突发性强、危险性大、比较集中等特点。在强降雨期间,崩塌及滑坡情况时常发生,例如在降雨集中的月份,广西很多区域都有不同程度的降雨天气,部分地区还有大到暴雨,日降雨量常常达到250mm,雨强超过80mm/h,严重的甚至能达到100mm/h。受到强降雨的影响,在这些地区常常引发泥石流、崩塌及滑坡等地质灾害。
2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为了降低地质灾害对群众及周遭环境产生的影响,有必要就地质灾害防治进行研究,做好地质灾害防治,有利于维持社会环境稳定,减少地质灾害给群众带来的人员及财产损失。(1)加大对地质环境保护。为了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首要做的就是要将这项工作纳入到国民经济规划建设中,让其进行统一管理运行。与此同时,还要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各项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与管理办法,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措施,有效减少人类活动,避免其引发相应的地质灾害。(2)做好调查并建立预警系统。在地质灾害防治期间,可以利用地质灾害问题调查并做好实际规划工作,对地质灾害区域进行详细划分,同时编制出相应的灾害防治规划,最重要
的是建立灾害信息系统与灾害预警系统,让群众参与进来,做好灾害预报工作,另外对于不同级别的地质灾害情况应加强注意,例如对于3级以上的地质灾害,一定要及时报告,同时采取相应的预警措施,针对一些灾害长发的地区,还要提供全员及时迁移,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指标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燕燕盛会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