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人格教育中责任研究论文
摘要:责任感是人格因素中,最起码而又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现代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受长辈和父母的宠爱,自立意识差,依赖性强,尤其是缺乏责任心、责任感。本文主要阐述在学习、管理、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责任感,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中心词:人格因素责任心责任感
心理学专家一致认为,一个人专门知识上的缺陷不一定影响他的一生,“条条道路通罗马”;而人格上的缺陷将贻害一辈子。在报纸上经常可见一些天才少年在网络上传病毒,窃机密,给国家和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的报道。这说明现代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不够,没有对知识负起应有的责任。这意味着现代教育不仅要有认知教育,而且更要重视人格教育,而责任感是人格中最朴素而又最可贵的人格因素。
一、剖析学生缺乏责任感的原因。
现代的学生绝大多数缺乏责任感、责任意识和责任心,特别是缺乏对自己、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在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变化的状况下,受物欲和金钱背后不良风气的影响,小学生在“过剩”的物质拥有背后,承受着严重的精神营养“饥荒”和精神“消化不良”。他们的理想、追求和人生观产生了模糊,更谈不上责任感。
(2)离异、单亲、贫困、暴富等特殊家庭比例的增多。受这些不利家庭环境的影响,给小学生带来多种多样严重而复杂的心理冲突和精神危机,他们丧失了应有的责任心。
(3)受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不利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在“小太阳”、“小公主”般的“宠养”中,自私、依赖、享受之类的“并发症”正不断滋生蔓延。再加上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重视自己的孩子,更疼自己的孩子,也不可避免地溺爱自己的孩子。他们大多数大胆、活泼、求知欲望强,但自立意识和生活处理能力差,依赖性强,责任意识也就有所欠缺。
的确,正是由于以上诸多原因,小学生的人格不能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更抑制了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培养责任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1、责任感是国民素质的重要标志。
责任感是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国家的公民有无责任感或责任感强弱,可以从这个国家的精神面貌中很快地表现出来。在当今强调淡化荣誉感,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同时,我们应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履行自己的职责。有了责任感,学生才能像老一辈科学家那样把自己的学习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义无返顾地投入到学习知识和本领中去,勤奋扎实地学习、工作,长大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责任感的培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江泽民曾一再强调过:要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美国的西点军校还将“责任”二字作为校训。如果把社会比喻成一座大厦,那么每个公民的责任感就是这座大厦的基石,有了责任感,人们才会去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了责任感,才会时刻准备着伸出一双援助之手;有了责任感,才会将个人融入到社会的海洋中,充分发挥个人的才干,为国效力。
中华民族一向崇尚“国家兴旺,匹夫有责”,这是我们国家历经磨难而不断奋斗崛起的最可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做到心系天下,但我们尽可能努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责任意识和责任心。来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这
小学生人格教育中责任研究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