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危急值"项目
1、在放射科检查过程中出现呼吸、心跳骤停者,即刻抢救并报告临床科室;
2、急性脑出血,经头颅CT发现的;
3、脑疝;
4、大量张力性气胸;
5、血气胸;
6、支气管异物;
7、大面积急性肺栓塞;
8、大量心包积液;
9、夹层动脉瘤、胸腹主动脉瘤;
10、消化道穿孔;
11、腹部实质性脏器破裂大出血;
12、颈、胸椎椎体爆裂性骨折、椎管占位截瘫;
13、可能危及生命的全身多处、多发骨折。
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一、“危急值”的概念
“危急值 ”(Critical Values)是指某项或某类检查异常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需要临床医生及时、迅速给予有效干预措施或治疗。否则,可能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 (一)“危急值"信息,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人意外发生,出现严重后果。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有效增强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促进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三)及时准确的检查、报告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三、“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1、中枢神经系统:
①严重的颅内血肿、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 ②脑疝
③颅脑CT诊断为颅内急性大面积脑出血、脑梗死
2、循环系统:
①急性主动脉夹层或动脉瘤
②急性心衰
3、消化系统
①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
②腹腔脏器大出血
、昏迷病人
四、“危急值"报告程序 (一)门、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科室工作人员发现门、急诊患者检查出现“危急值"情况,应及时通知门、急诊医生,由门、急诊医生及时通知病人或家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一时无法通知病人时,应及时向门诊部、医务科报告,值班期间应向总值班报告,做好相应记录。
(二)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医技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立即电话通知病区医护人员“危急值”结果,并做好“危急值"详细登记。
五、登记制度
“危急值”的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接收),谁记录”原则。应分别建立检查“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
六、质控与考核
放射科危急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