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318线公路拉曲段改建工程A合同段 沥青路面施工案
(K4648+245-K4648+891,K4653+-K4674+700)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国道318线公路至曲水大桥段改建工程项目部
2015年5月
目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 3
第二章 工程总体概况 3
一、工程概况 3
二、自然地理概况 3
三、路面结构设计 3
第三章 材料要求 3
一、沥青 3
二、粗集料 3
三、细集料 3
四、矿粉 3
第四章 路面的施工法及注意事项 3
一、施工准备 3
二、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3
三、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3
四、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3
五、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成型 3
六、接缝 3
七、试铺路段施工 3
第五章 沥青混泥土面层施工工艺流程图及说明 3
第六章 质量标准 3
一、 基本要求 3
二、外观鉴定 3
第七章 成品保护 3
第八章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3
一、环境管理措施 3
二、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3
第一章 编制依据
一、国道318线公路至曲水大桥段改建工程施工A合同段招标文件。
二、国道318线公路至曲水大桥段改建工程施工A合同段招标图纸。
三、和交通部现行的有关设计、施工的规、规则及验收标准。
四、相关技术文件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JTJ004-89)
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规》(GB 50220-95)
5、《城市道路设计规》(CJJ 37-90)
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7、《公路勘测规》(JTG C10-2007)
9、《公路路线设计规》(JTG D20-2006)
9、《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JTJ034-2000)
1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JTG D50-2006)
1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JTG F40-2004)
12、《国道318线中尼公路至曲水大桥段改建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3年3月)
第二章 工程总体概况
一、工程概况
现有国道318线中尼公路至曲水大桥段公路(以下简称拉曲路)在一九五七年修建初通。公路使用至今,经过多次改建,但未对拉曲路整体进行改建,现有公路难以满足沿线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需求。
,采用二级公路标准,双向二车道,设计时速60km/h,桥梁涵洞荷载标准采用公路-Ⅰ级,并全线桥梁设置人行道。A合同段路线起点位于市堆龙德庆县东嘎大桥以南130米处,里程桩K4648+245,终点桩号为K4674+700,其中K4648+891-K4653+,已提前实施。
二、自然地理概况
1、地形、地貌
项目区位于青藏高原中南部,北邻念青唐古拉山脉,南靠喜马拉雅山脉,中跨冈底斯山脉东缘,大型山脉总体东西走向布展,小型山脉多为南北向布展,地势总体北高南低,西高东低。路线所通地形地貌主要为两大类:山间冲洪积宽谷地貌、山前坡洪积平原地貌。全线最低海拔为3050m,最高海拔为6500m,平均海拔为3780m。切割较深,起伏较大,总体表现为高原高山河谷地貌。本项目线路均以河右岸展布,路线所通过的地貌主要为两大类:山间冲洪基宽谷地貌、山前坡洪基平原地貌。,最高海拔为
,。沿线主要河流为河与雅藏布江,水系为雅藏布江,项目起点K4688-K496段路线基本与河平行展布,其中K4653+460-K4646+660、K4666+260-K4673+460、K4678+400-K4682+700段河沿溪线,K4697+300-K4698+920为雅藏布江沿溪线。
2、气候、气象
堆龙德庆县、曲水县境气候以空气稀薄、干燥缺氧、充足、低温寒冷、日温差大为特征,属于高原温带半旱季风气候,年降水量200-510毫升,平均气压500-650毫巴,一般空气密度为700-800g/m3,一般含氧量为150-190 g/m3,年平均气温5-8℃,空气相对湿度40-45%,年日照时数为3000-3200h,全年无霜期100-120天。夏秋多雨,雨季集中在6-9月份,空气相对湿润;冬季多风,霜期较长,空
318沥青路面施工组织方案与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