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台大舞台“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与代表、委员唠知心嗑, 还给俺们办实事……”这是清原满族自治县枸乃甸乡朱家堡村党员庞国华的心里话。 2013 年,在“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 庞国华作为村民组长应邀与县党代表、枸乃甸乡党委书记王玉海交谈, 将出行难、运草莓难等问题全盘托出, 在王玉海的协调下, 村民外出的道路一年内就修好了。这是清原县代表、委员服务基层党员群众的一个缩影。 2013 年以来, 清原县在全县城乡建立了 215 个“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组织市、县、镇代表及委员 1734 人以工作室为平台,真心实意联系服务群众, 使工作室成为党群干群沟通的“连心桥”和代表、委员履职尽责的“主阵地”。搭建平台, 让代表、委员发挥作用有舞台。清原县把“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建设作为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内容, 促进工作室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一是与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相结合。抓住村(社区) 活动阵地建设的有利契机,做到能整合的整合,不搞重复建设。目前,所有村(社区)基层党组织、行业部门都建立起“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 覆盖率实现 100% 。二是严格按照“八个一”要求, 强化工作室规范化建设。“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统一悬挂牌匾, 安装一块公开栏, 配备一套办公设备, 设立一个意见箱, 建立一个资料库, 建立一套工作制度, 建立一个工作台账,有条件的乡镇还建立一个网上工作室。三是完善工作流程,保障工作室有效运行。县委党代表联络办统一制定了党代表接待党员群众工作流程、接待党员群众意见及建议办理单, 对党代表接待来访党员群众以及反映的意见及建议办理、回复、反馈等环节提出明确要求, 并探索建立工作室工作制度、日常管理制度、代表委员工作职责、接待走访群众制度、联络员工作职责等配套制度。编组接待, 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动真心。根据“两代表一委员”所在选区、工作所在地(领域) 、居住地、本人党建联系点或“下基层”联系点安排情况, 县委将市、县、镇三级党代表和县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 1734 人全部混合编排到相应工作室。并选配 215 名领导能力强的代表、委员分别担任工作室负责人,各党委选配了 215 名党员干部担任联络员,负责联络代表、委员日常工作, 协助代表、委员做好接待工作。各工作室每月 10 日、 20 日开展两次接待党员和群众活动,遇节假日顺延。接待日前三天对外公布驻室接待的代表、委员信息。驻室代表、委员依托工作室, 以双向约谈、走访调研、民意征询等方式, 定期开展活动。在面对面的接访中, 代表、委员对群众提出的生产、劳动就业、环境改善等方面的
小平台 大舞台.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