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类本硕衔接教育问题探索
从本科学习到研究生学习的转变中,阶段与阶段之间的过渡是否紧密合理,直接影响到研究生阶段的教育质量。从本科学习到研究生学习是一种由“教授指导型学习”转化为“自主发现型学习”的过程,两种学习模式的差异体现出本硕衔接教育问题的必要性。本文根据我国艺术设计类研究生教育现状,结合课题组近几年来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的实践与探索,从以下三个方向展开论述:第一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人群定位,包括本科学生后续教育的跟进以及研究生的始业教育问题;第二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探究,包括教学计划和培养办法的制定衔接,教育时事的掌握、教师自身与时俱进的提升;第三是以学校为主体展开的研究,涉及到学校的教学计划、教育方法的制定和实施衔接等。在此基础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启迪业界关注艺术设计类本硕衔接教育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研究生;衔接;始业教育;自我定位
本文针对艺术设计类本硕衔接教育问题展开研究,通过访谈法、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等研究方法进行深入探讨,目的在于提升高校研究生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顺利渡过本硕衔接这一特殊阶段,为之后的研究性学习奠定基础。
一、研究背景
随着近年来研究生扩招政策的实施,研究生招生数量以每年约28%的速度递增,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而艺术设计类的招生增长更为迅速。扩招利弊兼备,一方面更多的学生有机会继续深造学习,而另一方面教育资源不足、教学质量滑坡的问题也随之显现。另外传统教学形式比较单一,缺少相应的社会实践,学生整体素质下降等问题更加凸出。为更好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高等院校不仅要研究培育先进的教学培养模式,制定适合的教学方案和管理制度,也要根据学生和教学环境的特殊性,重视本科教育过渡到研究生教育的衔接,制订相应的教育方案和措施,完善高校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尤其是对于招生规模庞大、学生个性鲜明的艺术设计类研究生而言更为重要。在高等教育中,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是两个重要的阶段,本硕衔接的连贯性也同样重要。由于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各有所长,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也各不相同。不论是何种类型的学生,在由本科的基础学习进入到研究性阶段的衔接过程中,尤其在考研、读研前后这一段时间内,学生的心理行为、学习计划和预期目标等都会产生一些变化和问题。例如考研前对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的无甚了解,目标迷茫,读研时对研究生阶段学习的盲目,缺乏动力等问题,这些都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质量;近几年我们通过对近百名艺术设计类研究新生进行了调查访谈,结果表明有80%以上的学生认为在考研之后和进入研究生学习之初都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中包括学习目标不明晰、学习动力不足、学业规划方向不明确等,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就教师本体而言,对于本科、硕士教育中出现的一些新政策、新现象甚至也不甚了解等情况,都会直接对教师的培养方法、培养目标、教育教学质量以致教师的自我成长等产生阻碍和不良影响,因此,做好本硕衔接教育尤为重要。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从宏观上来说,重视本硕衔接教育问题是为了提升高等教育整体的教学质量,更好挖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水平,为社会输送高能型人才。从微观上说,本硕衔接问题涉及到学校、教师和
艺术设计类本硕衔接教育问题探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