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基金反欺诈
摘要:社会保险基金的建立保障了社会 保险事业的顺利进行,我国经过多年的积累 建立起了数额庞大的社会保险基金,并在实 际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就目前形势来看, 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还存在比较严重的欺 诈现象,这将极大削弱社会保险基金的支付 能力、抗风险能力。从社会保险基金的欺诈 现状入手,剖析社会保险基金欺诈现象产生 的理论根源,在现实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 建立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反欺诈机制,这将有 利于我国社会保险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社会保险基金;反欺诈;信息 不对称
1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欺诈行为的现状
社会保险基金欺诈,是指公民、法人或 者其他组织在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 费、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过程中,实施弄虚作 假、隐瞒真实情况等的行为。我们可以从社 会保险基金欺诈现象所涉及的各方责任主
体来理解。
到2006年底,全国共有30个省成立了 省级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逐步加强基金监 督工作,基金管理进一步规范。但是,当前 挤占挪用社保基金,冒领、骗取社会保险金 的问题仍非常突出。
1999年以前发生的亿元违规资金, 大多 是涉及基金安全和完整的问题;2000年以后 发生的亿元违规资金,多数属于管理不规范 问题,甚至包括违法犯罪。凡是涉及社保基 金大案的基本上都是与社会保险基金管理 机构有关。2006年8月,上海查出了建国以 来最大规模的社保基金挪用案件, 该案中违
规挪用的社保基金连本带息共计 37亿元。
同年11月27日,浙江金华又爆发数亿社保 资金被挪用的大案。据新华社报道,在1986 年至1997年间,全国有上百亿元社会保险 基金被违规动用。至 2005年底,还有10亿 元没有回收入账。国家审计署对29个省和5 个计划单列市三项社保基金的审计结果中, 发现违规问题的金额达 71亿元。
一边是数以亿计的资金被违规挪用、 流 失,一边是我国社会保险中所出现的养老保 险“空帐”、医疗保险费用支出庞大等问题, 这些都将严重影响社会保险基金的使命
保证劳动者基本生活水平。 所以我们现 在不得不对社会保险基金中的欺诈现象进 行深入研究,造成社保基金欺诈的原因是多 方面的:体制不畅、经费短缺、管理不善、 打击不力等,在这里就仅从其最根本的理论 源头来进行分析。
2关于社会保险基金欺诈行为的理论分 析
社会保险基金欺诈现象出现的很大一 部分原因在于监管不力,社会保险基金监管 的理论基础 信息不对称理论可以用来
解释此现象。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市场交易的各方 所拥有的信息不对等,买卖双方所掌握的商 品或服务的价格、质量等信息不相同,即一 方比另一方占有较多的相关信息, 处于信息 优势地位;而另一方则处于信息劣势地位。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社会保险基金的欺 诈才有产生的可能性。 首先是对于参保企业 来说,拥有本企业用工的数量、工资水平、 工人被辞退和平均时间长短和比例等完全 信息。企业为了减少生产成本,会发生不如 实交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而社会保险经办 结构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无法完 全准确获取参保企业的内部信息, 只能根据 企业提供的信息进行保险,致使参保企业有 隐瞒用工人数、工资水平等信息的动机。
社会保险的购买者和社会保险基金的
营运委托人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 可能存在 道德风险。如
社会保险基金反欺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