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矿带地质勘查进展与找矿远景
摘要:针对金矿带地质勘查进展,以贵州东部石英脉型金矿为研究对象,在简要概述金矿勘查现状的基础上,对其成矿条件进行分析,包含区域地质、金矿带地质和矿石特征,最后从技术角度入手,深入探讨金矿的找矿远景,旨在为今后贵州东部矿产资源开发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贵州东部石英脉型金矿;地质勘查进展;找矿远景
贵州东部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资源类型多样。但由于受到交通条件、地形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贵州东部地质研究水平相对较低,资源勘查程度也较低。现阶段贵州东部矿产资源勘查还以地表浅部为主。因此,贵州东部矿产资源依然存在很大的开发潜能,亟需开展深入的研究和调查。现以贵州东部石英脉型金矿为例,对金矿带地质勘查进展及找矿远景作如下分析。
1贵州东部石英脉型金矿勘查现状
贵州东部的石英脉型金矿勘查现状并不乐观,从最早的金矿普查工作来看,虽然成功提交8个金矿产地,但实际储量都在1t以内。在此之后,经过相关单位的不断努力,接连完成10余处金矿产地的评价工作,为找矿工作提供了很多金矿地质资料。
2金矿成矿条件分析
在构造单元中,本矿区位于都匀变形区的南北侧,矿区北部和变形区邻近,区域地质构造如图1所示。矿区出露地层包括:石炭系、第三系、第四系与二叠系,矿区岩性复杂,多见灰岩和角砾岩。矿区北西侧存在银子山向斜,中间部分存在倒转背斜,而且向斜与背斜的两翼还存在多处断裂。上述内容为本矿区主体构造,矿区内的层间褶皱及断裂较发育,局部可见地层的倒转,向斜北西侧还存在一处金矿,属于典型的断裂控矿[1]。
(1)石炭系:主要是灰色和浅灰色块状岩,核形石构造较为常见,局部夹杂白云岩,底端可见部分带状灰岩,-。该层厚度100-107m,和下伏地层保持假整合接触关系。(2)二叠系:主要是浅灰与灰色碎屑灰岩,夹杂有少量白云岩,并含有一定量燧石结核。该层厚度60-130m,和下伏地层保持整合接触关系。(3)第四系:黄色、褐黄色粘土、砂质粘土,夹石英砂岩及灰岩碎块,为本区红土型金矿赋矿地层。厚0-40m。
(1)褶皱:褶皱位于矿区的西侧,在北东和南西方向上贯穿于矿区的整体,轴长为18km,矿区中褶皱长约5km,,中部出露地层是P2m。北西侧地层的倾角相对较缓,通常为10°-20°,南东侧地层由于受到断层影响,其倾角相对较陡,通常在40°以上。向斜于南西段出现倒转现象,属于典型的倒转向斜,倾斜的方向为北西,倾角保持在20°-30°范围内[2]。(2)断裂:F1断层在向斜的北西侧,贯彻整个矿区,此断层上、下盘分别为D3y和P2m,是矿区中的较大断层,走向为北东至南西,长度在8km以上。此断层中构造角砾较发育;F2断层在向斜的北西侧,地表出露不显著,受覆盖作用较为亚种。断层的具体走向为北东至南西,倾角为75°-80°,长度在770m以上。断层的构造角砾同样较发育,其该断层还是临近金矿的主要控矿构造;F3断层在向斜的南东侧,具体走向由北西转变成近南北,以弧形的形式不断向南西向凸出,南段受F6断层切割,
金矿带地质勘查进展与找矿远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