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角度对比赏析拜伦《哀希腊》五译本
刁玉
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在拜伦名诗哀希腊》中,译者出于不同翻译目原文有无补充和注解
的与翻译策略,使众多译本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本文从意马君武译本诗人沙浮德娄飞希两英雄另增诗句:‘爱国之诗传最早’;
无注解
美角度分析五个最有影响力的中译本之优劣,指出五个译本都苏曼珠译本聋滓不译不译另增诗句: 。情文何雯●, 荟
有其积极意义,并对不同历史文化时期产生广泛影响。辐思灵保;无注解
关键词意美典故注释翻译目的翻译策略
世纪初期,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哀希腊被译者介
胡运译奉诗沙滓叉和素娥有注解
绍到中国,从此引起中国读者的长期关注。迄今为止, 《哀希壹良铮译本萨弗教硌新阿最曩有注解
腊已有超过十五种译本,译者不乏中国鼎鼎有名的政治家、柳无悬译本沙妩迪罗飞勃有注解
诗人。其中马君武、苏曼殊、胡适、查良铮和柳无忌的译本, 马将被译为“诗人沙浮”,基本传达了原文的含
分别在不同时期广为流传并产生深远的影响。义;然而和被译为了“德娄飞布两英雄”。即
诗歌的文化内涵使按照上文对这两个词的第二种解释,也应该是“两神”而非
拜伦哀希腊》之所以引起众多关注,与其历史文化内涵“两英雄”。胡就指出“马君武把两神译为两英雄,是犯了一
密不可分哀希腊选自拜伦著名的长篇叙事诗唐璜。个很严重的错误”。不但如此,马在译文中还增加了原文没有
唐璜创作于年至年,在此期间,希腊被土耳其人的内容——“爱国之诗传最早”。马对三个典故的错译与增
占领,拜伦也亲身参与到反抗侵略的斗争中。在哀希腊这译,其实是故意所为。作为中国著名民主革命家,他翻译此诗
一章节里,拜伦热情歌颂了希腊灿烂的历史文化, 同时为希腊的目的在于激起中国读者的爱国热情并号召其为中国革命事业
被土耳其人侵占的命运而悲叹。在诗中,他号召希腊人团结起奋斗。为此,他把有关典故通过错译与增译,大大增强了爱
来,共同抗争以获得独立。国情感。而那段特殊年代中阅读马译本的中国读者,大都认为
世纪初的中国,命运与世纪初的希腊有所相似。同为拜伦是爱国的革命诗人并产生了强烈共鸣。姑勿论译文忠实与
历史文化光辉灿烂的文明古国,同样遭受被外国侵略的命运。否,单就影响力而言,该译本无疑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年,著名政治家梁启超在其新中》中,首次翻在众多译者中,苏是受拜伦影响最深的一位。作为一名
译了哀希腊的几个章节, 随即引起了中国读者的强烈反响诗人和革命者,他曾自诩为“中国的拜伦”,也是首位系统翻
与共鸣。在此后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内,不断有译者根据自己译拜伦诗歌的译者。他将哀希腊译为中国五言古诗,在当
的目的和方法翻译此诗。众多译作可以按照翻译目的被大致分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处理这三个典故时,他译为
为两类:产生于年以前的译作一般有较强的政治目的;而“奢浮”;和不译出,而新增了原诗没有的内
产生于年之后的译作旨在介绍传播西方的历史、文化。容隋文何斐害, 荼辐思灵保”。用“奢浮”来译显然
马、苏与胡的译本属于第一类;而查、柳的译本属于第二类。行不通; 因为“奢浮”在中文里有“奢侈浮夸”之含义,与女
诗中的典故诗人的热情形象相去甚远。而对和采用了
鉴于《哀希腊一诗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从意美角度对比赏析拜伦《哀希腊》五译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