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生态水系建设规划设计研究.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生态水系建设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北方缺水地区的小流域治理存在诸多复杂问题和矛盾,尚缺少有效的治理模式。文章以辽宁省辽西地区的主要河流大凌河的支流细河水系为例,对北方缺水型流域生态水系建设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并针对不同生态特征的河段提出了具体技术方案,以期对类似流域的生态水系建设和生态环境恢复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水系;建设模式;技术方案;生态环境恢复;小流域治理;北方缺水地区;辽宁省
1流域概况
细河是辽西主要河流大凌河的重要支流,也是辽宁省阜新市的母亲河[1]。细河的源头是阜新县八家子乡的乌兰木头山,流经阜新市的19个乡镇210个自然村,最后汇入大凌河。细河的流域面积为2290km2,,。细河的主要一级支流有高林台河、九营子河、四官营子河、西灰同河、小胡家河、伊吗图河、汤头河、花儿楼河和清河。细河位于我国北方比较缺水的辽西地区,为典型的季节性河流,夏季雨季水位暴涨暴落,往往会发生洪涝灾害,旱季大部分河段则处于断流状态[2]。流域内闸坝数量较多,由于缺乏科学统一的调度,往往导致水量和水动力不足,环境流量严重缺失,同时细河流域存在较多的村镇和工矿企业,超负荷排污和高强度的河道整治,造成诸多水环境问题的出现,因此在同类型中小流域生态水系建设中具有典型代表价值。
2流域水生态系统调研结果与问题分析
。由于细河水系构成比较复杂,研究中仅对其干流和9条一级支流进行研究。利用细河水系的主要闸坝、排污口、土地利用类型变换节点以及主要水文站等41个客观控制点,进行河流的河段单元划分[3],并将划分结果在500m以下的河段进行合并,最终将干流和一级支流划分为36个典型河段。其中,将细河的干流河段划分为12个河段,编号自上游开始依次为X1—X12;将一级支流划分为24个典型河段,编号依次为Y1—Y24。为了进行水生态监测,在上述典型河段设置79个监测点位。根据监测结果将河段划分为“水质改善”“功能恢复”“生态回归”3类,其数量分别为8个、26个和2个,%、%%。由此可见,细河流域的不同河段在水生态环境特点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细河流域位于半干旱气候区,属于典型的缺水流域,现有的地表水中污水处理厂尾水占有较高的比例,因此改善流域水质的关键措施就是提升非常规水源的水质[4]。流域内的点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和城镇生活排水,点污染源主要分布在阜新市的城镇和产业聚集区。调查期间的排污口河段水质全部为64劣Ⅴ类水。随着流域内农业产业的发展,农业面污染也成为细河污染的主要来源,其贡献率为8%~45%左右。从河流生态方面来看,由于流域整体水资源管理和配置方面存在问题,难以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造成下游部分河段生态环境流量长期不足,使河流的水生态环境遭受比较严重的破坏。干流上游主要表现为水量不足,中下游主要表现为水动力不足。水体的自净能力是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5],由于细河干流的生态流量严重不足,甚至部分河段无生态基流,因而河流的自净能力几乎完全丧失。阜新市区段虽然进行了河道改造,但是水动力明显不足,存在比较明显的富营养化风险;细河的支流河道一般为自然状态,但是流量较小,难以承

生态水系建设规划设计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仅仅三声
  • 文件大小37 KB
  • 时间2021-02-1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