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道德教育理论及对高校德育的启示.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道德教育理论及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一、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理论是在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美国女性主义心理学家吉利根率先提出关怀伦理,并对其进行了论述。她认为,女性在面对道德问题和进行道德判断时往往会采取一种不同于男性的思考方式,即男性一般倾向于考虑公正的原则和个人的权利,而女性则更多地考虑关怀和联系,它们在道德发展中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这样,在人的道德发展过程中就形成了两套不同的伦理判断系统,即公正伦理和关怀伦理。公正伦理欲解决的是不平等问题,关怀伦理欲解决的是分离问题。公正伦理在强调个人权利、自主、独立时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关怀伦理则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缩小和消除这种距离。[2](P39)诺丁斯在吉利根的启发下对关怀伦理学说又作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并把它广泛运用于学校的教育实践,提出了以关怀为基础和目的的教育改革蓝图,并最终形成了一套关于道德教育的关怀理论。
(一)赋予关怀独特的伦理道德内涵
关怀或关心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在诺丁斯看来,关怀是一种关系,它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最基本的联系方式。关怀关系由关心者和被关心者共同组成,关心者首先要真诚地接受对方,了解被关心者的需要,然后付出自己的关心;被关心者在接受了关心之后会积极地做出回应,显示自己接受了关心。在这个过程中,无论付出关心的一方还是接受关心的一方,任何一方出了问题,关心关系就会遭到破坏[3](P23)。不过关心者和被关心者的身份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在不同的情境中他们会发生地位和角色的互换。她把关心关系当作是道德人生成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第一位的,美德条目几乎是从这种关系中自然地发展起来的。在此基础上,她特别强调关心关系的创建与维持,把这当作是道德教育过程的核心[4]。此外,诺丁斯还指出,关怀并不仅仅是一种美德的体现,还是一种可以通过各种连续的人类活动培养起来的能力,我们的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应为培养孩子的关怀能力尽到自己的责任。
(二)突出以关怀为导向的道德教育目标
诺丁斯认为,如果一个学校要有一个主要的目标,用这个主要目标来建立和协调其它目标,那么,这个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们成为健康的、有能力的、有道德的人。[3](P18)而关怀与被关怀作为人类的一种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理应在这一目标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也就是说,学校应该在教育中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怀,并致力于培养有能力的、关怀的、爱人的、也值得别人爱的人[5]。当然,这并不是意味着学校必须放弃传统的、在学术和智力方面的培养目标,而是说学校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科知识,培养他们的智力和竞争力,更要让他们学会如何去关怀别人和接受别人的关怀,与他人和世界建立起一种紧密的联系,从而使他们健康、幸福地成长。从诺丁斯对教育目标的这种论述来看,关怀教育实际上已经突破了道德教育的范畴,关怀已经构成了学校教育应该追寻的主要目标,学校教育的其他目标都应该在关怀这一中心的统摄之下来进行[6]。同时,诺丁斯还特别指出,以关怀为导向的道德教育并不会与学生的智力发展或学术进步发生冲突,相反它可以为学生的智力和学术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组织以关怀为主题的教育内容
诺丁斯认为,标准化和学术中心取向的教育内容严重忽视

道德教育理论及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无需盛会
  • 文件大小39 KB
  • 时间2021-02-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