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黄梅戏语言艺术论文.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黄梅戏语言艺术论文
黄梅戏最先来自于湖北黄梅县的采茶调,与京剧、豫剧、越剧等并称我国的五大剧种。黄梅戏的唱腔非常流畅、淳朴,有着抒情、明快的特点,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活动力,黄梅戏的表演非常质朴,以真实著称,而其语言更是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一、触物兴词的比兴
比兴是《诗经》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目的就是托物言志,借景或借物抒情。例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就是比兴的一个典型的运用。诗人通过描写桃花来引出女子的贤惠,这能够自然而然地让读者将桃花的美丽与女子的贤德联系在一起,让读者能够感受轻快活泼的语言环境。而在黄梅戏演唱过程中,也能够常常看到比兴手法的运用。例如在黄梅戏《天仙配》中,“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作者就是利用了成双成对的鸟儿与绿水青山进行比兴。又如“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田。”同样展现出了人间日常美好生活。这一段景色看似信手拈来,其实恰到好处,完全没有一丝修饰的痕迹,将淳朴的乡村生活与自然的美好景色结合在一起。再比如《春香传》中有这样一句“山可移,海可填,一心能把金石开。”这种磅礴的气势,也能够使得整首黄梅戏曲变得更富有情感,语句虽然非常简短,但是富有强大的力量。在《小辞店》中也有这样的手法运用:“花开花放,花花世界,艳阳天春光好百鸟飞来。”这一句话看似描写的就是大自然中花开花落,小鸟飞来飞去的自然景色,但是将文中人物的美好心情完美结合在了一起,将所有优美的东西都一起体现了出来。用黄梅戏的唱腔配合这样的词,能够很好地演绎出生活百态。
二、错落有致的押韵
韵脚,就是指每一句诗词句末押韵的字。一般来说,一篇韵文中某一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采用了韵腹和韵尾相同的字,这样就叫作押韵。而押韵的字一般都是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因此也被称之为韵脚,这些字的韵母都非常相似,甚至是完全相同的。在黄梅戏中有很多的唱词都带有韵脚,这些韵脚压的都是方言中的韵,富有浓烈的乡土色彩,因此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音乐性,更方便于黄梅戏的传唱。例如在《天仙配》中,七仙女的唱词“今日回家身有喜,笑在眉头喜心里。焦儿生下两眼迷,董郎欢喜我也喜。”每一句的最后都压了韵母i。再比如《桃花扇》中蔡鸣凤的唱词:“一见店姐心如刀绞,尊称店姐细听根苗。”“指望回乡夫妻和好,谁知回家反把祸招。冤无头债无主难分晓,店姐报仇把恨消。”这两句都压了韵母ao。类似的,还有《牛郎织
女》中的织女唱词:“牵牛星在天为人直爽,到人间心肠越发纯良。”同样也是压了韵母ao。押韵作为我国诗词文化中的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黄梅戏中也显露出了其魅力。用这些错落有致的韵脚进一步加强了唱词的情感色彩和冲击力,就像点缀在夜空中的繁星,拥有着闪耀的光芒,表现出黄梅戏的精致与典雅。
三、挥洒自如的用典
用典就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也就是用古代发生的事情来比喻现今,借古抒怀。采取用典的修辞手法时,不仅要明确它的含义,还需要推陈出新,将旧的故事与新的事件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不能勉强套用,而要不露痕迹

黄梅戏语言艺术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燕燕盛会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21-02-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