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甘薯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摘要: 本文简要说明了紫甘薯的生物学特性, 重点介绍了紫甘薯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关键词:紫甘薯;生物学特性;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 S531 文献标识码:A DOI : 紫甘薯以其特有的色泽, 香美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市场需求量逐渐增长, 为了迎合市场需求, 通过科学的高产栽培技术方法,提高紫甘薯的产量,才能更好地稳定紫甘薯的销售市场。 1 紫甘薯的生物学特性紫甘薯在分类上为旋花科, 甘薯属, 甘薯种的一种, 因其块根皮肉均呈现紫色而成为特有品种。紫甘薯种薯发芽能力强劲, 种苗抗性强, 成活率高,每 667m2 产量较甘薯低,为 2800kg 左右, 高产时可达 3100kg 左右. 为匍匐茎, 对于土壤的要求不高, 耐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 生育期为 120 ~ 133d , 对于水分的需求较高, 干旱地区需要加强灌溉. 紫甘薯紫色含有较多的花青素, 对于人体病痨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另外, 紫甘薯含硒量较高, 而硒对于人体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紫甘薯的食用、药用价值均较大。 2 紫甘薯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地块的前期处理紫甘薯对于土壤的要求不是很严格, 适应性很高, 因此, 土壤条件是紫甘薯栽培的次要问题. 但是, 如果想达到每 667m 2产3t 以上的高产目标, 在土壤选择上必须以深松的土壤为最佳。为了科学地进行底肥的应用,在前一年底, 需要对土壤进行化测, 检测氮、磷、钾等肥力的含量, 然后配合紫甘薯生长对于肥力的需求, 适当地进行底肥的应用, 再配合足量的农家肥, 保证种薯苗前期生长需要。土壤深松土要细松而平整, 无尖锐杂物, 以免破坏地膜。为了保证高产,垄作时,垄距为 50cm ,垄底为 20cm 。 紫甘薯的种薯选择与覆膜育壮秧紫甘薯同其他品种一样, 同样存在退化现象。为了获得高产, 避免因品种退化导致的损失, 需要育秧时选择脱毒种薯。而且种薯的外观要整齐, 薯皮完好, 无虫洞无腐烂, 发芽能力强劲为最佳。育秧时, 要做好 3 要素, 向阳,温度控制在 15℃以上;保墒保湿覆膜;土壤肥沃。种薯用量为 35kg/667m2 。紫甘薯生长时间越长,其产量越高,营养越丰富。因此,要力求早育秧, 保全苗, 促壮苗。当苗长出后, 要及时破膜将苗引出。后期定植前要加强练苗,适当通风,以培育矮壮苗备用。 定植覆地膜为了方便定植,选择先定植后将地膜覆盖。定植时,选择长势好,茎叶生长旺盛的壮秧,按照株距 40cm 进行定植。保持同一方向的斜放,而且苗根处适当压紧。埋两节留一节,定植苗量为 4300 株/667m2 为宜。定植后一定要浇透水保墒, 给苗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然后按照垄的方向覆地膜, 将苗眼破膜, 引出定植苗的地上部分, 并将膜的四周用土压好压实, 将苗眼膜处也用细土封好, 由于地膜较软薄, 避免出现漏风鼓包, 地膜被撕裂等现象。 田间管理紫甘薯的高产栽培田间管理与其他甘薯管理法相同,但要更精细,才能实现高产目标。因此, 在保证全苗的基础上要加强肥、水、病害、虫害的科学管理与防控。 保全苗定植 8d 后。紫甘薯是否定植成功完全可以进行判断,未长新芽的需要及时地进行补苗,补苗后浇通水,
紫甘薯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