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发展县域经济探讨论文
处理好“三农”问题科学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不单单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它是一个区域经济,但是县域经济必须明确一个基本的点,县一级的农民占大多数,农村占很大比重,所以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更多地解决三农问题。这是一个基本问题。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它与农业、农村、农民紧密相连,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极为重要。
一、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一要眼睛向内,先把自己的“家底”盘点清楚。盘点的目的在于盘活,盘活则需要以战略眼光从不同角度去审视现成的“家底”,去谋划它的未来。近两年,我们对我县的国有集体企业资源、知名品牌资源、劳动力资源等方面和领域全面盘点,通过盘点,从而找到了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县域经济发展因此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二要跳出县域看县域,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进行资源整合,营造县域经济发展新优势。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发展县域经济,没有现成模式,也不应该都是一个模式,只有突出个性,尽快培植出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影响力较大的主导产业,县域经济发展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既要对县情的一种梳理盘点、客观认定,也要面向国内外市场和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科学选择。在发展主导产业上,必须坚持三点原则:一是培植特色产业要有韧劲,要像经营百年老店、打造跨国公司那样,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只争朝夕,不断推进。二是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求特”、“求精”的特色经济新理念,用世界的眼光、全局的思维来审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从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新趋势中找准自己的特色经济定位。三是在选准“特色”产业的前提下,要千方百计促其扩张、裂变、规模发展。提升县域经济的竞争力,说到底就是要提高特色经济的竞争力,而提高特色经济竞争力的根本出路在于使特色经济产业化,形成由几个特色产业为主导的县域特色经济构架,最终实现用几个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社会的整体大发展。
二、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紧紧围绕投入和发展这个主线,把起飞的平台搭建好(一)民营突破。把民营经济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基础。民营经济能否有大的突破,关键是政府能否出台鼓励农民放心、放胆、放手、放开发展非公经济的具体政策和措施,也就是说有没有一个好的政策平台。近两年,我们就民营经济的市场准入、税赋、土地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使大批农民进入国企改革、城建、教育、卫生等领域,由此改变了固有的所有制经济格局,转变了经营方式,膨胀了民营经济总量。
(二)壮大园区。创办工业园,发展专业村、镇,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产业族群,促进行业、产业、产品之间优势互补和集约经营的好路子。我们按照“民营企业园区化、园区城镇一体化、乡镇经济产业化、特色产业规模化、产品质量标准化”的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全县范围内形成了10个特色经济块状群体,这些块状经济群体的形成,不仅提升了各个园区和产业的经济运行质量,而且拉动和派生出其他产业,发展了配套经济。今年,县城工业园区要入驻20家企业,总投资要突破3亿元。
(三)开放先行。扩大开放,外引内联,是提速县域经济的明智之举和必由之路。对此,我们努力做到:一是要把土地、资源、劳力、电价等比较优势的“王牌”亮出来,促其转化
三农问题发展县域经济探讨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