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昆仑康西瓦地区伟晶岩研究[ 摘要] 康西瓦地区岩系中广泛发育伟晶岩,依据不同的产出样式及矿物组成将其形成时代划分为古元古代、中生代两个阶段。古元古代变质伟晶岩比例最大,为变质地层重熔作用的产物,形成于较深构造层次,形态以脉状、板状为主; 中生代伟晶岩为岩浆结晶成因,以脉状、透镜状形态为主。伟晶岩的形成是地球演化研究中的重要研究对象, 应该引起地质工作者的重视。[ 关键词] 康西瓦伟晶岩古元古代中生代[ 中图分类号] [ 文献码]B[ 文章编号] 1000-405X ( 2015 ) -7-97-1 康西瓦地区广泛发育伟晶岩脉,部分地段伟晶岩可以占岩群的一半, 其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及产出形式多种多样, 反应地球不同发展阶段的地质作用特征, 是康西瓦地区岩石的重要组成之一, 在临区发现有于伟晶岩有关的稀有金属矿点, 引起了本次调查工作者的重视。通过新疆西昆仑 l: 5 万康西瓦地区 4 幅区调的调查工作,收集了大量的康西瓦地区岩石中伟晶岩露头照片, 经过野外广泛调查和室内深入研究, 认识到伟晶岩的形成时代可分为古元古代、中生代两个阶段。不同时代伟晶岩具有不同的成因和产出特征。 1 古元古代变质伟晶岩区内古元古代伟晶岩的正确名称为变质伟晶岩, 作为古元古代地质体的组成之一, 它显然经历了古元古代低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古生代低绿片岩相变质作用叠加和中浅层次构造变形作用改造。野外工作中在康西瓦断裂南部一带伟晶岩中发现多期片理构造,现实地表明它经历的改造作用。由于古元古代伟晶岩也是康西瓦地区伟晶岩类的主体。变质伟晶岩与古元古代其它地质体紧密相伴,在变质地层和变质侵人体中均有发育,发育情况表现为一种连续变化, 即以变质地层和变质侵入体为主的地段和以伟晶岩为主的地段渐变,另一种特点是其延伸方向受片理、片麻理控制。伟晶岩的发育又以在变质地层中相对发育, 这点与伟晶岩的野外产出情况和矿物组成相对应。伟晶岩以浅灰白色伟晶岩为主体, 浅灰白色伟晶岩形态呈规模不等的脉体和板状岩脉,矿物组成为微斜长石、更长石、石英、白云母、黑云母、电气石, 其中微斜长石和白云母为主要矿物, 在本区南部伟晶岩中形成电气石矿体,在本区西部伟晶岩中形成白云母矿体。伟晶岩总体为粗粒伟晶结构,矿物粒度多大于 2cm ,最大可达 10cm , 如南部电气石呈短柱状,单个长度可达 5cm 。分带不明显,不同粒级矿物均匀分布,粒级相对一致。矿物成分表明属简单伟晶岩类型。如前所述, 古元古代地质体与伟晶岩相伴, 表明变质伟晶岩矿物组成受源岩控制的特点, 应该是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发生了局部熔融形成的岩浆结晶的产物,故将其成因称为重熔型。 2 中生代伟晶岩康西瓦地区中生界发育较少, 中生代伟晶岩发育于康西瓦断裂北部及中生代地质体中,因此其发育程度与规模均远远逊于古元古代变质伟晶岩。产出形式可分为脉状和透镜状两种。脉状伟晶岩侵人不同时代地质体中, 规模较大, 形成宽大的伟晶岩脉带, 这类形式产出的伟晶岩在区内多个地段又呈平行的群脉状, 它们规模相当、间距相等地侵入地质体中。此类伟晶岩具有微弱的分带现象, 脉壁较平直, 产状由直立至水平状均有, 宽度不大于 10米, 延伸多为数百米, 少数可达数公里。色调呈浅肉红色, 矿物成分为微斜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及少量磁铁矿, 中粒至粗粒伟晶结构的伟晶岩不发育。
西昆仑康西瓦地区伟晶岩研究.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