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怎样当班主任
明天,我怎样当班主任 读《今天,我们怎样当班主任》有感
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唤醒。班主任的使命就是用温柔而灵巧的教育之手去触摸儿童稚嫩的心灵。该丛书的主篇之一高谦民这样说。 我非常赞同作者的这种说法,所以,从当班主任的第一天起,就要求自己用心去工作——用心面对学生,用心去感化学生,尽力做一个既专业又幸福的班主任。十多年过去了,专业谈不上,幸福感也几乎趋于零,甚至越来越感到自己已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更可怕的是,面对今天的中学生,我的大脑里常常自嘲自讽地出现这样的词:束手无策、黔驴技穷。内心很是痛苦,为此,就象饥饿者猎食一样,迫不及待地通过参加班主任培训、通过买书、借书、到网上阅读等各种方式,向名人名师求教,诚心诚意地做了大量的听课、阅读笔记。而实践告诉我,理论是灰色的,别人的经验是不能照搬照抄的。回到现实以后,除了感到自己的渺小以外,又增添了莫名的空虚。班华(丛书作者之一)说:我们思考问题,不能停留在已有的经验和理论上,应当从‘今天’这个实际出发,面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信息化和价值观多元的大背景,来探讨怎样做班主任。那么,面对今天的中学生我们究竟该怎样工作?今后该怎样当这个班主任呢? 读完《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一书,掩卷对比反思,发现自己距离优秀班主任的要求是越来越远了。问题出在哪呢?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自己老了,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思想老化,总用老眼光看待新问题;知识陈旧,方法简单,老用管理过去学生的思路来对待今天的充满个性的学生;所以,虽然很是努力,,对今后的工作总是信心不足。具体差距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一、不缺乏热情缺智慧 用句套话说,我热爱自己的工作,也爱我的孩子们,而在工作中却越来越觉得能量不足,力不从心。问题出在哪呢? 在听(看)成功班主任的经验时,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成功人士对事业对学生不仅仅有热情,更为突出的是他们充满了智慧。也正因为这一点,他们头脑灵活,处理事件如鱼得水;他们思考问题角度新颖,管理方法超凡脱俗;班级活动百变常新,丰富多采。班主任就是一块磁铁,能牢牢地吸引着每一个学生。有智慧的班主任在工作中无论是对学生精神的引领,还是在问题的解决方式上,都应是胜学生一筹的,或者是能让学生从中收益的。训斥、漫骂甚至体罚都反映了班主任教育智慧的匮乏和教育能力的低下。(作者语) 看来,当一个合格的班主任,仅仅凭借自己的一腔热情是很难成功的。只有学习才是谋求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赢得成功的法宝。特别是一名新时期的班主任,更应该用丰厚的知识武装自己,用厚实的功底培植自己,使自己视野开阔,思维深刻。 二、不缺真情缺方法。 前面我说过自己是一个落伍者,虽然对学生充满热情,一心一意地为孩子们着想,为家长分忧,然而学生并不领情,甚至家长也不理解。我知道时代不一样了,自己面对的学生变了,家长也不再是过去的家长了,但是我常想,不管怎么变,他们总是人吧?是人,就应该能够沟通,能够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达到彼此的理解。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事实一再告诉我,过去的这种招数已经远远不能解决今天学生的问题了,这个方法失灵了。先看下面的一个真实的、新近发生的事例吧。 春节过后,补课的第三天,我班的邱天同学又迟到了。今天,他穿了
明天,我怎样当班主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