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口腔药理学.pptx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3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口腔药理学420111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局部麻醉的方法
掌握局部麻醉药的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
熟悉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和布比卡因的作用特点和用途
局麻药发现史
公元二世纪 麻沸散
公元十九世纪中叶 古柯树叶
1860年 从古柯树叶中提纯可卡因结晶
1904年 人工合成普鲁卡因
1943年 合成利多卡因
一、概念
局部麻醉药(local anaesthetics)简称局麻药,是一类局部用于神经末梢或神经干周围,能暂时、完全和可逆地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使局部痛觉等感觉暂时消失的药物.
全身麻醉 局部麻醉
作用于CNS
全身痛觉消失
意识消失
肌肉松弛
作用于周围NS
局部痛觉消失
意识清醒
肌肉松弛欠佳
二、药理作用
局部麻醉作用
吸收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

神经纤维兴奋阈↑、传导速度↓、动作电位幅度↓ ,最后完全丧失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特点:
低浓度阻断感觉神经,高浓度阻断任何神经冲动
细的无髓鞘神经比粗的有髓鞘神经敏感
顺序:痛觉、冷觉、温觉、触觉、压觉、自主神经、运动神经、心肌传导纤维
作用机制
[作用机制]局麻药通过其解离型与神经细胞膜上Na+通道内口的相应结构域结合而引起通道的关闭,阻滞神经冲动的传导,产生麻醉作用。
解离型 非解离型

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
初期表现:眩晕、不安、多言、震颤、焦虑、神经错乱、阵挛性惊厥
后期表现:昏迷、呼吸衰竭
心血管系统:直接抑制
心肌收缩性↓、传导↓、不应期延长、血管平滑肌松弛
三、毒性反应
常见原因
临床特点
预防
处理
一次用量超过病人的耐量
误注入血管内
作用部位血供丰富,未酌情减量,或局麻药中未加肾上腺素
体质弱等原因使耐受力下降
轻度中毒:嗜睡,眩晕,多言,寒战,惊恐不安和定向障碍
持续发展:神志丧失,并出现面部和四肢肢端肌震颤(惊厥前期症状)
一次用药量不超过限量
注药前先回抽
根据具体情况酌减剂量
药液中加少量肾上腺素
用安定或巴比妥类药物
立即停药,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
--1
如有惊厥,应及时控制其发生
注意维持循环的稳定和体温的监测
四、变态反应
较为少见,在少量用药后立即发生类似过量中毒的症状。一般认为酯类局麻药比酰胺类发生变态反应为多
防治:询问过敏史和家庭史;用前皮试,且先予小剂量,无异常再予适当量;用前予适当巴比妥类药物,使局麻药分解加快

口腔药理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5.76 MB
  • 时间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