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乌鸡养殖技术.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食品产业网 (2009年10月6日15:39)
乌鸡养殖技术
  乌鸡原产于我国和印度、印尼等地,又名乌骨鸡、药鸡、竹丝鸡、泰和鸡等,具有很高的蛋用、肉用、药用、保健和观赏价值。其体态轻盈、紧凑,外貌奇丽,具有黑丝毛或白丝毛、乌皮、乌骨、乌肉、丛冠、风头、绿耳、胡须、毛腿、五爪十全特征,而且舌头、内脏、血液、脂肪均呈黑色或浅乌色。眼多为棕色,少数黑色。卵、骨、肉均可入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乌鸡味甘、平,无毒,具有补虚劳羸弱;治消渴,脾虚滑泄;益产妇;治崩中带下,一切虚劳亏损,下痢口禁”。同时又可防癌、治癌、抗衰老,我国民间盛传其“清补胜甲鱼,养伤赛白鸽,养颜如珍珠”。以乌鸡为原料的中成药在我国唐、宋时期已有应用。明末,乌鸡便成为宫廷秘方“白凤丸”的主剂。近年来,乌鸡又成为肝炎和各种慢性虚弱疾病扶正固本之佳品,在美容保健食品及功能性食品业中也倍受重视。其饲养和保健品的开发在我国、日本及东南亚一些国家悄然兴起。 1 生物学特性 乌鸡属鸟纲鸡形目雉科原鸡属原鸡种动物。其体形小,雄性成鸡体重不超过20kg,雌性10~15kg头冠小,颈翅短,飞翔能力弱,全身白色或黑色羽毛。耐寒能力差,幼体发育所需温度高,比家鸡生长发育慢。适应性差,怕冷、怕热、怕潮,抗病力弱。性情温驯,与人亲和,胆小易惊,环境应激明显,易造成惊群。产蛋鸡有突出的“就巢性”,每产蛋10~15枚即“抱窝”,停产20~30天,四季均如此,尤以夏、秋季明显。年产蛋75~140枚,平均蛋重41g,最重53g。杂食性,采食能力强,青饲料利用率高,育成鸡(产蛋前1~2个月的童鸡)多放牧饲养。 2 繁殖 21 性成熟 乌鸡性成熟晚。公鸡14~18周龄开啼,20周龄左右才可配种;母鸡24~26周龄开产,31~33周龄达到产蛋高峰。 22 种鸡选择 种公鸡要求体躯大、雄壮,桑椹肉冠紫红色;胸宽挺直,肌肉发达,骨骼坚实,羽毛光润;眼大有神,鸣声宏亮,好斗,支配能力强;未有任何疾患者。种母鸡要求体态结构匀称,发育正常,桑椹肉冠大而有弹性;活泼敏捷,觅食力强;皮肤有弹性,就巢性差;腿脚粗壮有力,爪直;龙骨直而不弯曲;耻骨之间、耻骨与龙骨末端距离宽,可容3~4指;同时具有腹容量大、产蛋多、换羽迟而快等特点。 23 公母比例与利用年限 大群散养公、母比例为1∶9,小群为1∶12~13。配组笼养为每笼7只,公、母比例为1∶6;人工授精时公、母比例一般为1∶60~80。使用年限依利用性质而定,商品鸡多为1年,好的种鸡为2~3年,特别优秀者可用4年。 3 饲养管理 31 雏鸡 311 温度 育雏期关键是保温,保温方法同其它鸡。夜间、阴雨天、肉用鸡、小群、弱雏、孵化前期温度相应高些。出壳3天内以33℃为宜,以后每周降低2℃。1个月龄左右体内温度调节机制形成,可较好地适应外界温度变化。平时要注意观察鸡群动态,防止测温、控温系统失灵而发生意外。 312 湿度 依季节等因素而定。10日龄前,湿度不够时可在室内地面或走廊少洒些水,或在炉上放盆水蒸发,以提高室内湿度。湿度过高时应加强通风,或在厚垫料下放少量的过磷酸钙(或炉渣),以便吸水,忌用生石灰。一般要

乌鸡养殖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314042****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