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以医养医”问题的演化博弈分析-论文.pdf.pdf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学术探讨 Academicstudy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Chinesejoumalofethnomedicineandethnopharmacy ·25· “以医养医’’问题的演化博弈分析林仲源广州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摘要】如今医疗卫生领域中出现的“以药养医”现象已经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这一问题不仅是医疗卫生改革的主要障碍,而且损害病人的利益。因此,是否正确处理“以药养医”的现象,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的分析方法,建立复制动态方程,以医药企业和医院作为博弈的参与者,探讨双方博弈的均衡,再根据得出的博弈均衡结果,作出总结,提出建议。【关键词】以药养医;以医养医;演化博弈【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o4—0025-03 “以药养医”的基本含义是指把药品收支结余用来弥补医疗服务亏损的一种医疗卫生现象。新中国建立之初, 我国政府把卫生事业定位为福利事业,对医疗服务机构实行免税和“全额管理,差额补助”的政策,以财政投入补贴来弥补公立医院的亏损;同时政府分别于1958年、1960 年和1972年3次较大幅度降低卫生服务的收费标准?。在此政策下,实际上是政府财政承担了医院的亏损,而政府对医疗卫生机构的补偿机制也不尽完善。因此,推动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程。 1985年,国务院批准了卫生部的《关于卫生工作若干问题的报告》,报告提出了“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拓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把卫生工作搞好”的方针, 不仅仅要依靠国家的投人,而且要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 改变政府办医院的状况,充分调动医院自身的积极性,提高医院的效率和效益J。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深化实施, 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出现了过度市场化、公益性淡化和“以药养医”等问题。二十多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对于医疗部门的财政补贴大幅下降,对于公立医院而言尤其明显;另一方面,政府对于医疗服务的价格一直采取管制措施,压低了医疗服务价格J。因此,医疗卫生机构只能与医药企业形成利益集团,通过增加药物批零差价收入来弥补收入的空缺,从而促使了“以药养医”的出现。而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不健全也引起了“以药养医”的现象,财政补助和医疗收费渠道的堵塞形成了对卫生机构的双重挤压,造成药品补偿巳成为医疗机构主要的补偿渠道。目前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监督管理体系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如医药服务的价格监管体制、医护人员的激励机制、药品的流通体系管理、医疗卫生的信息化以及医疗服务领域的法律制度等都很不完善,直接导致了“以药养医”的出现。由于药品自身的商品属性,药企可以利用药品的需求弹性较低与医疗机构形成利益链,通过增加药品的批零差价来获取高额利润即出现“以药养医”现象。据有关数据显示,2006~%、% % ,由此可见,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以药养医”的现象十分突出。“以药养医”是造成“看病贵,看病难”的根本原因之一,由于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双方的博弈的主动权掌握在代理人医生的手中,而医生为了获得更多的回扣会选择多开贵药,最终造成了“看病贵, 看病难”的社会问题;“以药养医”是医患矛盾发生的根源之一,由此产生的过度医疗和非法用药则会导致医疗事故

“以医养医”问题的演化博弈分析-论文.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ugui338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