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对教育的认识
由爻、子、教鞭、手组成,意为向
儿童灌输爻的知识。指儿童在成人监督
下习文之事 。
一、教育的概念
古代:何谓教育?
“教”最早出现在《尚书·舜典》中的“敬敷五教”一句,倡导的是“父义、
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育”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中,“长我育我”一句,意思是“使我得
以成长,使我得到养育”。
“教育”两字的连用,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
育之,三乐也”一句。
《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中庸》:修道之谓教。
《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育,养子使作善也。
一、教育的概念
西方:Education 引出、引导;教仆
“教育使个人身心得到圆满发展。” ---柏拉图
“教育是生活的预备。” ---夸美纽斯
“教育即生活经验的不断改造或改组”。 ---杜威
“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 ( 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 ) ,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的天性。” ---德国现代教育家雅斯贝尔斯
“教育是对于受教育者心理上所施行的一种正确的、有目的的和系统的感化作用,以便在受教育者身上,养成教育者所希望的品质。”
---加里宁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
广义: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大百科全书》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 ( 或阶级 )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
为一定社会 ( 或阶级 ) 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更狭义的(偏义的教育)往往专指思想品德教育。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一、教育的概念
狭义的教育不能充分表达“教育”这个古老概念在现代社会所拥有的新的更为广泛的含义。
我们认为向现代的“教育”就是:
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个人的要求以及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个性、发展智力和体力,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和个人所期望的那种人的活动。它既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
现代社会中,促进一个人的成长已成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作战的
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大教育”观
一、教育的概念
社会
人
教育
我们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通过人影响社会,社会通过教育影响人。
二、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所谓教育的基本要素,是指构成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因素。
教育主体、
教育目标、
教育内容、
教育手段
教育环境
教育途径
六分法
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内容、
教育途径
四分法
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影响
三分法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
(一)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
所谓教育者,是指教育活动中以教为职责的人。
(二)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
所谓受教育者,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以学为职责的人。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