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002科技进步奖-新技术推广类-抗赤斑病蚕豆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
张继君、杜成章、张晓春、王学军、张颖韬、宗绪晓、陈红、李
艳花、王萍、曾宪琪、李泽碧
主要完成单位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成果简介
“抗赤斑病蚕豆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渝科成字 2014Y161)是在重庆
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三峡库区特色作物资源引进、搜集、评价与利用示范”、“重庆杂粮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农业部“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重庆综合试验站”等项目支持下,历时
多年完成的蚕豆科研成果。该成果针对重庆市蚕豆赤斑病高发频发的现状,在国内首次建立
蚕豆赤斑病自然病圃,细化了赤斑病抗性评价标准,筛选并创制出一批抗性材料,育成抗赤
斑病蚕豆新品种“通蚕鲜8 号”(渝品审鉴2013002、渝科成字2014Y168),实现了重庆市
蚕豆新品种选育零突破。发明了2 套蚕豆杂交育种方法(、渝科成字
2014Y164;、渝科成字 2014Y169),极大地提高了蚕豆杂交工作效率和
杂交结实成功率。发明“检测农作物最优播种密度的方法”(、渝科成
字2014Y170),用来研究农作物最适密度具有操作简单,用地少,精度高等优点。发明
“稻茬免耕下蚕豆马铃薯多样性种植控制蚕豆赤斑病的方法”(、渝科
成字2014Y163),能够减轻蚕豆赤斑病发病程度,改善蚕豆农艺性状,增加种植经济效益。
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4 项,获重庆市科学技术果6项,发表相关研究论文8 篇。“高效蚕豆
杂交育种方法的发明与应用”(YF120202001)获 2012年度重庆市永川区科技项目研发二等
奖。“通蚕鲜8 号”在重庆、江苏、贵州、湖北等省市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2009年至
2013年累计推广面积为 , kg,
万元,其中近3 ,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2014年 3 月21 日,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对本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
抗赤斑病蚕豆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