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江西民警执法考试刑侦训练题库( 单选题) 刑侦训练题库(单选题) 1 、行政案件由( B )的公安机关管辖 A 、违法行为发现地 B 、违法行为发生地 C 、违法行为人居住地 D 、被侵害人居住地 2 、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 A )提出 A 、赔偿义务机关 B 、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 C 、赔偿义务机关的上级机关 D 、违法办案部门 3 、对被禁闭的人民警察,由(C) 派专人负责看护。 A 、督察机构 B 、纪委 C 、其所在单位 D 、看守所 4 、放火罪的既遂标准是( C) A 、引火物接触被烧毁财物 B 、着手点燃被烧毁财物 C 、引起被烧毁财物的独立燃烧 D 、已烧毁财物 5 、甲是电气设备维修工,负有维修车间电气设备的任务。在其当班期间发现电气受损, 有引起火灾的危险, 但由于对领导不满, 故意不予维修,以致引起火灾,损失重大。对甲应以何罪论处?( A) A、放火罪 B、失火罪 C、玩忽职守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6、以放火的方法破坏工厂、矿场、油田、港口、河流、水源、仓库、住宅、森林、农场、谷场、牧场或者其他公私财产( B )的,涉嫌放火罪。 A 、危害国家安全 B 、危害公共安全 C 、危及他人安全 D 、危及他人生命或公私财物安全 7 、甲与乙产生过节,为泄私愤,将乙赶走,甲于某日深夜窜至乙承包的造纸厂内, 用打火机点燃厂内的草纸, 致使他人的厂房、造纸设备、原料及成品纸和生活用品等财产被烧毁, 并造成乙的妻子和儿子被烧成重伤,两个工人被烧死,同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0 万余元。甲构成何罪?( A) A 、放火罪 B 、故意毁坏财物罪 C 、破坏生产经营 D 、故意杀人罪 8 、甲欲杀死仇人乙,在乙开的出租车座位下安防了定时炸弹,结果不仅炸死了乙, 同时也炸死了乘客丙、丁, 还炸毁了出租车。甲的行为构成( B)。 A 、故意杀人罪和破坏交通工具罪 B 、爆炸罪 C 、爆炸罪和破坏交通工具罪 D 、故意杀人罪 9 、甲因与车间主任乙不和,欲除之而后快。某日,甲将炸药带进车间, 点然后借故溜出, 结果不仅炸死车间主任, 还炸伤其他工人 3人, 价值数百万元的生产设备、厂房一并被毁。甲构成( B)。 A、故意杀人罪 B、爆炸罪 C、故意毁坏财物罪 D、故意伤害罪 10、王某家中一只箱子和若干财物被盗, 箱子就在附近的公共垃圾桶中被找到, 里面的东西原封不动。王某认为是窃贼所藏, 日后必然来取, 就产生了报复的念头。他把箱中物品取出, 装入一个拉发的爆炸装置, 放回原处。后来, 一清洁工清除垃圾时发现了箱子, 打开时发生爆炸,当场死亡。王某的行为( B)。 A 、构成故意杀人罪 B 、构成爆炸罪 C、属于假想的防卫, 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D、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11 、关于爆炸罪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对象是不特定多数人或重大公私财产 B、客观行为方式可以是不作为 C 、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可以构成 D 、属于结果犯 12 、下列案件中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是( B) A 、职务侵占案 B 、侵占案 C 、轻伤害案 D 、遗弃案 13 、下列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是( D) A、重婚案 B、非法侵入住宅案 C、遗弃案 D、侮辱案 14 、认定被告人有罪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D) A 、有被告人的供述 B 、有证人证言 C 、有现场勘验笔录 D、证据确实充分 15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对于犯罪嫌疑人无罪的辩解,应当( C) A 、相信 B 、不相信 C 、调查核实 D 、有保留的相信 16 、侦查人员对被害人指认某人或者某些人犯罪的证词,(D) A 、采信 B 、不信 C 、有保留的采信 D 、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 17 、刑讯逼供获取的口供( C) A、可以用作定案的证据 B、必须经过审查判断, 可以用作定案的参考证据 C、不可以用作定案的证据 D、必须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 才能作为定案的证据 18 、以下不属于刑事诉讼当事人的是( D) A 、被害人 B 、自诉人 C 、犯罪嫌疑人 D 、法定代理人 19 、下列属于《人民警察法》规定的人民警察的任务的是( D) A 、维护企业的经济秩序 B 、维护机关、企事业组织的经济秩序 C 、促进经济建设 D 、保护公共财产 20 、我国《刑法》规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C) A、可以适用类推 B、不得定罪处罚 C、不得定罪处刑 D、可以定罪处罚 21 、划分地域管辖的最主要依据是( A) A 、犯罪地 B 、被告人居住地 C 、最先受理地 D 、被害人居住地 22 、下列情形中,不适用治安调解的有( C) A 、发送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 B 、偷开他人机动车 C 、雇凶伤害他人 D 、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 23 、人民警
2011年江西民警执法考试刑侦训练题库(单选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