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指导书一. 毕业设计目的和要求毕业设计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来模拟实际工程进行的一次具有实战性质的训练, 也是对学生四年来学习的总结和一次总考核, 学生通过毕业设计, 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并运用这些知识, 能全面综合地解决建筑工程设计中遇到的各方面问题, 以达到掌握结构工程师实际工作的内容和了解建筑师设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从而具有能独立完成一般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全过程的能力和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能力,受到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体要求如下: 1. 运用所学到的基础和专业知识, 全面综合地解决建筑工程设计中遇到的各方面的问题, 以达到初步了解与掌握一个建筑工程师和结构工程师实际工作的内容和设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 熟悉常用规范,定额标准,各种表格和标准设计图集。 3. 提高绘制施工图的技能、正确清晰地表达建筑、结构的设计意图和构造处理。二. 设计依据 1. 政府相关部门的有关批文、规划红线图、初步设计的审批意见及业主的意见要求等。 2. 国家及地方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规程等以及相关文件规定等。 3. 水、电等相关工种提供的资料。 4. 毕业设计任务书三. 结构设计的设计步骤 1. 熟悉任务及条件,明确建筑物的抗震等级; 2. 根据建施图进行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 3. 导出荷载(计算结构下的作用)如楼屋面活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以及荷载的分配与布置、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用满布方案) 4. 计算各荷载下的作用效应(主要是内力) 5. 内力组合及截面的最不利内力的确定(控制截面) 6. 构件截面设计及其构造要求 7. 绘制结构施工图。四. 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 1. 结构布置的一般原则(1 )满足使用要求、并尽可能与建筑的平、立、剖面划分一致。(2 )结构上尽可能简单、规则、均匀、对称、构件类型少。(3 )妥善处理温度、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等因素对建筑的影响。(4 )满足人防、消防要求,使水、暖、电各专业的布置能有效进行。 2. 结构布置方法框架梁、柱轴线宜重合, 不能重合时, 轴线间的偏心距不宜大于柱截面在该方向边长的 1/4 。砌体填充墙宜与梁轴线重合。考虑抗震设防时,填充墙应与柱子有可靠的拉结。 3. 结构布置图(1 )结构布置图的基本要求结构布置图上需将房屋中每一结构构件的类型、编号、平面和空间的位置明确地加以表示。在进行结构构件设计计算之前,先要绘出结构布置简图。结构布置图主要包括基础平面图、各层结构平面布置图以及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图。结构布置结构布置在建筑的平、立、剖面和结构形式确定以后进行。对于建筑剖面不复杂的结构, 只需进行结构平面布置; 对于建筑剖面复杂的结构, 除应进行结构平面布置外, 还需进行结构的竖向布置。(2 )结构布置图的内容 a. 基础平面图绘出承重墙、柱网布置、纵横轴线关系、基础和基础梁及其编号、柱号等, 构件名称用代号表示。 b. 楼面结构平面布置图绘出与建筑图一致的轴网线及梁、柱、承重砌体墙、框架、阳台、雨蓬等结构构件的位置, 并注明编号; 现浇板沿斜截面注明板号、板厚, 配筋可布置在平面图上, 亦可另绘放大比例的配筋图,注明板面标高;楼梯间绘斜线并注明所在详图号。 c. 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图绘出与建筑图一致的轴网线及屋面梁、屋面板、天沟等结构构件的位置,并注明编号; 表示出屋面板预留孔洞位置大小等;电梯间机房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图应另行绘出。 4. 框架结构(1 )按施工方法选型: 装配式框架结构、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和现浇框架结构。考虑到抗震要求, 本设计选取整体性和抗震性都较好的现浇框架结构。(2 )按承重方案选型横墙承重方案、纵墙承重方案、纵横墙混合承重方案和内框架承重方案, 综合考虑抗震和使用要求, 5. 其它结构方案(1 )楼(屋)面结构一般情况下可选用预制板作承重结构, 对防水要求较高、开洞较多或抗震性、整体性要求较高的情况应采用现浇楼(屋)面。本设计采用现浇楼、屋面,同时天沟亦为现浇。(2 )楼、电梯间整浇楼盖中楼梯亦采用现浇。梯段水平投影跨度在 3m 以内时一般采用板式楼梯, 跨度超过 3m ,选用梁式楼梯较为经济。电梯间用砖砌体砌筑,每层设圈梁。(3 )基础多层框架结构中, 当基础的持力层不太深( 4m 以内), 地基承载力较高( 200kN / m2 以上)时, 常采用钢筋混凝上柱下独立基础。当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低、采用独立基础不能满足要求时, 宜采用条形或十字交叉的条形基础; 地质情况较差时, 应考虑采用桩基础。五. 楼(屋) 面板设计对大面积的现浇钢筋砼楼(屋) 面板, 宜布置成单向板形式以简化计算。对小块现浇板( 如厕所等) ,应根据情况按双向板或单向板计算。板一般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设计前应确定板中钢筋
双向板等效荷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