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23题;共60分) 1. (2分)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飞船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距地200~330千米的运行轨道.入轨后的神舟九号飞船( ) A . 始终在地月系 B . 脱离了地月系 C . 脱离了太阳系 D . 到达河外星系 2. (2分) 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A . 天上的彩虹 B . 北极星和牛郎星 C . 待发射的卫星 D . 太阳系和银河系 3. (4分) (2018高二下·湖州期末) 行星“冲日”是指某行星与太阳各自在地球两侧的天文现象,一般来讲,冲日时行星最亮,也最适宜观测。太阳系中,不会出现“冲日”现象的是( ) A . 地内行星 B . 地外行星 C . 远日行星 D . 巨行星 4. (4分) 月面频频遭受流星体的撞击,其主要原因是( ) A . 月球对流星体的引力大 B . 月球与流星体的距离近 C . 月面由疏松物质组成 D . 月球缺乏大气层的保护 5. (2分) (2019高一上·长春月考)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地球因太阳“氦闪”而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终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土星轨道,借助土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园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示意图中地球在A,B,C三个位置对应的天体类型分别是( ) A . 行星—卫星—行星 B . 行星—卫星—卫星 C . 行星—行星—行星 D . 行星—卫星—恒星 (2) 地球进入比邻星宜居轨道后,下列推测最不可信的是( ) A . 比邻星位于河外星系,能自身发光发热 B . 比邻星较为稳定,能提供稳定的光照条件 C . 地球与比邻星距离适中,能保持适宜的温度 D . 比邻星周围的宇宙环境较为安全稳定 6. (2分) 卫星在太空中大量使用太阳能,太阳的能量来源是太阳内部( ) A . 煤炭燃烧的热能 B . 核裂变反应 C . 氢气燃烧的热能 D . 核聚变反应 7. (4分) 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太阳辐射的能量只有极少的一部分到达地球 B . 太阳辐射能与地球上的水体运动、大气运动关系不大 C . 我国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 D . 太阳辐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8. (4分) (2013高一上·衢州月考) 读如图,完成下题. (1) 图中A、C、D、E、F各点中,与B点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相同的有( ) A . 4个 B . 3个 C . 2个 D . 1个 (2) 春、秋分日,图中A、C、D、E、F各点中,与B点昼长相同而地方时不相同的有( ) A . 4个 B . 3个 C . 2个 D . 1个 9. (2分) (2013高一上·厦门月考) 下列关于地球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地球公转轨道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23°26’ B .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365天 C . 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远日点附近比在近日点附近快 D . 地球的公转与自转方向相反 10. (2分) (2019高二上·佛山期中) 极昼现象从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的时期是北半球的( ) A . 春分日到夏至日 B . 夏至日到秋分日 C . 秋分日到冬至日 D . 冬至日到春分日 11. (2分) (2017高一上·邹平月考) 图中外圆表示纬线圈,N为北极点。读图,若AB弧表示夜弧,则D点的日出时刻是( ) A . 21时30 B . 2时30 C . 8时00分 D . 3时30分 12. (2分) 地球上有昼夜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 . 地球公转 B . 地球自转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