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11高考阅卷之所见所闻所思.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去蔽务实,回归本色—— 2011 年高考阅卷之所见所闻所思(温岭市新河中学李鸣) 各位老师: 下午好!首先感谢梁老师不但给我机会参与了 2011 年浙江省的高考阅卷工作,而且还给了我今天这的一个评台,我和在座的绝大部分老师一样,奋斗在高中英语教学的第一线, 11 年以来自认为还算是认认真真地教书育人,所以我想把今天的讲话定位为“ 2011 年高考阅卷之所见所闻所思”,就回归真题、回归素课、回归本我三个方面来阐述,我知道到这个时候大家都很累了,我希望我能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彼此的想法、做法和困惑,而不会浪费大家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一、回归真题讲到“真题”,我们高三的老师大概是最敏感了,而且我们经常聚在一起时都会彼此打听“你做了几套? 2011 年的做了吗?近五年的做了吗?浙江卷,还有全国各省的都做了吗? ”仿佛真题做得越多,学生的成绩就会越好。这种心态也不全无道理。毕竟我们老师都明白所谓“高考指挥棒”体现得淋漓尽致之处,莫过于历年真题。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们是准备高考最宝贵的资料,通过对真题的学习来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提高应试技巧,最终提高考试分数。但是很可惜的是,很久以来我们许多教师,包括我自己对真题的莺视和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在此,我想将回归真题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认真做每套高考题我相信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教师在这点上都是做足了功夫的,我们自己要讲评的试卷,上面圈圈点点,划线注析之处绝对一目了然。可这样就算“回归真题”了吗?的确,做是基础, 没有做,如何引导?可是做得多了,思考的时间却相对少了,出题的意图,解题的思路等作为一个“引导者、促进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没有深究了,这样, 回归真题不就等同再入题海? 。第二阶段:统计分类研究在我们台州市和温岭市,每年都要举行高考备考的教师解题·析题· 命题比赛,我想其目的也是为了提升教师对高考考试大纲,高考考试说明和高考试卷的解读能力,增强教师解题和命题的能力,以切实提高备考效率。我们试问一下自己:我们对高考试卷是否只贪图做得份数的多少,而少有真正静下心来剖析其内在精华? 改卷时对真题的真切感受: 在此,我想借用改卷结束当天省教研员葛炳芳在给我们做总结报告时对 2011 年浙江省高考试卷的评述和我自己的一点感悟,跟大家一起来解读 2011 年浙江卷,希望借此能有助于我们高三老师更好地把握主要考点,关注高考命题趋势,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指明方向。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号考点(1); (17): (20) 情景交际(2)冠词(3); (14); (19) 非谓语动词(4); (6); (7); (9); (12); (13); (16); (18) 词义辨析(5)介词(8)代词(10)名词性从句(关系副词) (11)情态动词(15)时态今年 20 题里,其中有 8 道词义题,这恰恰是学生失分较多之处,提醒教师在今后的词汇教学中需要适当拓展,增强对美文美句的体验;另外有 3 道交际题,突出了英语语言的情景性和交际性,纯语法的题目基本没有。几年前,我班一个理科思维极佳的男生的英语成绩始终无法提高,他的班主任找他谈话寻求原因,他回答:“我觉得英语最难了,英语老师一会这样讲一会又那样讲,我就是搞不懂了。”我仔细体会了他的回答,对学生来说英语学习最难的其实就是“语境”,因此用选择题对付选择题的方式是不可取的,传统的“题海战术”

2011高考阅卷之所见所闻所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