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患者维持血液透析的护理
摘要 目标 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中医护理干预疗效和机制。方法 采取针炙、健康生活方法指导及中医辨证施护。结果 增强了患者体质,加速康复、预防和降低再次发作起到了良好效果。结论 中医护理干预重在治病求本,辨证施护,提升了诊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论文下载。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指脑血管供血不足所致短暂局灶性脑机能障碍而以眩晕为主诉的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以忽然发作、重复发作为特点,严重者可合并不可逆转的脑缺血等危急征象。临床表现为眩晕、心悸、乏力、汗出、肢冷、恶心呕吐,可表现为连续性或一过性。正确的护理不但可减轻眩晕的症状,还可降低眩晕的发作,也能够避免脑卒中的发生。我科采取中医护理干预诊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效果显著。现汇报以下。
1 资料和方法
通常资料
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我科收治6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其中诊疗组40例,男 26例,女14例,年纪6085岁,平均年纪74岁。对照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年纪6083岁,。两组患者在年纪、性别、合并症及既往史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含有可比性。
方法
对照组采取通常性护理,观察组除通常性护理外分别给有针对性的中医护理干预。1疗程后观察效果。
中医护理干预
针炙 头晕较重者可针炙百会、风池、曲池、合谷等突,每日1次,连续10天为1疗程。眩晕而昏仆不省人事者,急按人中,强刺激,并立刻汇报医生配合抢救;眩晕伴恶心、呕吐者,加针内关、合谷、中脘等穴。
健康生活方法指导 ①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②眩晕猛烈者应多卧床休息,缓解后起床或起身动作要慢,避免急剧转动头部。③环境要清静、通风、光线柔和。④禁烟酒、咖啡及浓茶。⑤冬春季节应注意保暖。⑥营养支持标准以膳食补充营养为主,选取易消化的食品,少食多餐。激励食疗。
2 结果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3 讨论
中医认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以脑动脉硬化及颈椎退行性变为基础,造成小脑下动脉、迷路动脉、内耳动脉血流下降,缺血缺氧而引发[1]。属中医“眩晕”范围,多由虚、瘀、风、痰等多个原因致病,病机为本虚标实,即无虚不作眩。常见于老年人。中医认为,人体以阳气为本,阳气含有温煦气化,推进血行之功,阳气充分,人体机能旺盛,气机通畅,血运正常,清窍得养,机体多种生理活动就能正常运转。若病人素体阳虚,或因年老阳衰,或因多种原因如,劳累过分,纵欲过分、嗜食生冷寒凉,病后滥用抗菌素,起居失调等造成阳气耗损,阳气不足,不能温煦气化、推进血行,气机失调,从而血行不畅,清窍失养,眩晕发作[2]。在丹参等活血化瘀基础上,饮食应扶阳补气,可用人参或党
2021年低血压患者维持血液透析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